农历传统节日-青龙节
更新时间:2024-03-20 13:56:46

  ☆青龙节

  二月二日,俗谓龙抬头,原济南府所属地区,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龙头节。山东其他地区多称为二月二,梁山称龙头节。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节,中唐时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在川陕之地流行,时称挑菜节、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以驱虫害和祈丰收风俗为主的节日。明清以来,山东此日有引龙、打囤、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见。

  现在这天比较盛行的风俗是炒蝎豆。潍县、莱州等地称作报捷,谐音爆蜇,据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郓城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块炒,花样甚多。吃蝎豆不仅可以辟蝎,还有人说谁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谁就能长命百岁。现在除胶东部分地区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过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二月二日的节日风俗,许多都与龙抬头有关。郓城等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来,这就叫作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龙起蛰。滕州等地这天蒸馍馍,名为蒸龙蛋吃面条,名为龙须面。有的地方吃饼,名为龙鳞饼吃菜团子,名为龙蛋。但也有的地方这天不吃面条、不喝小米饭,因为面条叫龙须,小米叫龙籽,吃了怕影响龙的健康。旧时多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小孩子这天入学谓占鳌头,以图吉利。海阳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谓神虫,放在粮囤和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威海、龙口等地,以成串的圆形色布挂在小孩的帽子上,称小龙尾;有些地方还有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以应节序。

  二月二的节日饮食,各地不尽相同。除上述的煎饼、面条、馍馍外,有的吃花糕,意味着步步登高。龙口等地则是把年下蒸的糕留一块这天吃。有的吃烙饼,郓城等地认为烙饼可铺囤底,盖囤尖,防鼠防蛀,确保粮仓。枣庄、单县的人们这天休息,改善生活,说:二月二,不干活,坐下来,吃大馍。

  过去人们一般把春龙节作为年节系列的终止,从此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开始恢复常业。扛活的长工开始上工,谓之上工日;一般农家开始试犁。海阳等地习俗,扶犁人先拜犁具,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然后牵牛到田间象征性地耕一耕。龙口的风俗是二月二日起农作,事先择毋仓试犁。传说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这天要祭土地神,大约也与春季生产即日开始有关。鲁西北地区还有二月一日接太阳的习惯。

相关推荐
十二星座
热门工具
黄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