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裙的由来 石榴裙最早起源于何时
更新时间:2024-07-04 14:08:06

  导读: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女子爱美更是自然而然的,裙子是体现女性柔美一面的服饰,也是自古以来女孩们追求美的杀手锏。说起古代名裙,我们就会想到石榴裙,那么石榴裙的由来是什么呢?石榴裙最早起源于何时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石榴裙的由来

  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常常把男子对女子的爱慕或崇拜笑称为“拜倒在石榴裙下”。可是,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来历呢?其实,这句话的来历与唐朝的杨贵妃有关。

  传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并喜欢穿着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唐玄宗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栽石榴树。每当石榴花竞放之际,唐玄宗便会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树下。后来,由于唐玄宗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唐玄宗,便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施礼。杨贵妃对此很是无奈。

  一天,唐玄宗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贵妃献舞助兴。可是,杨贵妃端起酒杯送到唐玄宗嘴边时,向他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行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玄宗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便立即下令要求所有文官武将,见了杨贵妃一律行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

  众臣无奈,凡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行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便流传下来,成了用于形容男子爱慕或崇拜女子的一句俗语。

  石榴裙最早起源于何时

  首先我们来说说石榴,石榴并非我国本土产物,汉代以前是没有石榴的。

  石榴原产于古波斯(今伊朗、阿富汗等中亚一带),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中国。

  “石榴裙”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诗人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蒲桃带,日照石榴裙。

  描写的是作者心中一位眉眼含羞,朱唇玉面,红裙婀娜的美人。

  南梁时,梁元帝萧绎也常用石榴裙作诗,其中《乌栖曲》最为有名: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

  大概意思是石榴裙以蛟龙蟠结和斗凤纹样制成锦衣,衣带上还绣有荷花纹。用以比喻女子的迷人风韵。

  说句题外话,这位梁元帝虽然当皇帝的时间很短,但却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才子,其文章、书法、绘画被称为三绝,绘画更是对隋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到唐朝时,石榴裙则成为了潮流必备品,才子佳人们也对石榴裙情有独钟。

  特别是武则天写给唐高宗李治的《如意娘》中的一句: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大意为:如果你不相信我因思念你伤心泪绝,那就打开衣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泪痕吧。

  自那以后,“石榴裙”三字就在唐代诗词中频繁出现,引领了一阵石榴裙潮流。例如:

  刘禹锡的《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白居易《府酒五绝·谕妓》:

  烛泪夜粘桃叶袖,酒痕春污石榴裙。

  李元纮《相思怨》:

  春生翡翠帐,花点石榴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自武则天之后,“石榴裙上的泪点”这一意象被继承,从此石榴裙除了明艳动人的含义,还增添了一丝丝香艳而幽怨的情调。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石榴裙的由来,石榴裙最早起源于何时”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民俗文化
热门工具
黄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