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佛学大辞典
书名佛学大辞典

书名

善见论 善见律毗婆娑之异名。
器朴论 三卷,日本托阿述。叙述时宗之义者。有十五门。
四分僧戒本 一卷。从法护尊者四分律列举戒相,前后附以偈文,使于说戒之日诵之。或称为...
四分开宗记 十卷,东塔怀素作。释四分律藏。对于相部法砺之旧疏,而称为新疏,盛行于世...
四吠陀论 【参见: 韦陀】
四品学法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曰:一戒行备具,二多知经法,三能化度人,是号...
四度行用 记四度加行之次第者也。又名次第。
四教仪 六卷,隋智顗著。明化仪化法四教之义。其注解各书如下:四教仪集解三卷,宋...
四教仪集注 天台四教仪集注之异名。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 七卷。宋继忠集。
四明十义书 二卷。宋智礼述。
四明十义书科 一卷。宋继忠排。
四谛论 四卷,婆薮跋摩造,陈真谛译。分别四谛之义。
四阿鋡暮抄解 婆素跋陀阿罗汉造,苻秦鸠摩罗佛提等译,二卷。说功德法依法恶法之三法者。...
回诤论 一卷,龙树菩萨造,后魏毗目智仙等译。先述外道一切法无体,言语亦无体,如...
因明入正理论 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著,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
因明正理门论 陈那著,唐义净译,一卷。与上同本。
因明正理门论本 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
国清百录 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禅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二十卷,宋虎丘绍隆等编。汇集佛果禅师一生之三堂小参,普说法语,拈古,颂...
地藏经科注 六卷,昙[(市-巾)/桀]撰。师自撰缘起云:予自幼失奉严慈,既长游学,...
坐禅法要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略名。
坐禅用心记 一卷,日本曹洞宗莹山著。详细记述坐禅之规范要旨,为曹洞宗勘要之书也。
坛经 具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大师慧能于韶州大梵寺坛上所说之法。门人记之,...
垂裕记 十卷,宋孤山智圆著,释天台之净名略疏。
外道小乘四宗论 具名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破外道小乘...
外道小乘涅槃论 具名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叙外道小乘...
多论 又云萨婆多论。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之异名。
大丈夫论 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谛译。有三十九品,广说悲心行施之相状及功德。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 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
大乘义章 二十卷,隋净影寺之慧远撰。分义为五聚:一教聚,有三门。二义聚,有六门。...
大乘止观 具名大乘止观法门,四卷,南岳慧思说。说止观二门之深义。唐末经典,流散海...
大乘玄论 五卷,隋嘉祥寺之吉祥撰。第一二谛义,第二八不义,第三佛性义,第五一乘义...
大乘缘生论 一卷,唐不空译。与上本同。实小乘之论也。
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为梁之真谛,一卷,新译者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十四卷。则天武后天册万岁元年,敕明佺等作。外附大周刊定伪经目录一卷。
大唐众经音义 一切经音义之异名。
大唐内典录 十卷。唐麟德元年道宣之作。佛典目录也。
大宗地玄文本论 二十卷,马鸣菩萨造,陈真谛译。以十种爱乐心,十种识知心,十种修道心,十...
大宝积经论 四卷,失著者名,后魏菩提流支译。宝积经第一百十一卷,释普明菩萨会第四十...
大庄严经 方广大庄严经之略名。
大庄严经论 大庄严论经之异名。
大庄严论 大庄严论经之略名。
大庄严论经 十五卷,马鸣菩萨造,秦罗什译。集种种之因缘譬喻以劝诫人。
大悲忏 出像大悲忏法之略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之异名也。四明大师智礼著。依伽...
大悲观世音菩萨赞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十卷,唐慧立本等撰。
大慧书 二卷,集大慧禅师宗杲之书牍也。
大慧武库 具名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附于大慧语录之后。
大慧语录 具名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十卷,宋蕴闻集。

热门查询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