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学大辞典

术语

一真法界 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
一秃乘 斥佛道不具功德者之谓。止观七下曰:“只一秃乘,无法门具度。”
一空 三藏法数四曰:“一空者,谓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
一笔勾 谓破除一切也。莲池大师作七笔勾歌诀劝世,有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
一等 一样平等也。无量寿经上曰:“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又同一之阶...
一缘 同一类之机缘,同一种之因缘也。妙玄一之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
一脱 三德中解脱之一德。文句记四中曰:“三德中之一脱。”
一色 一色也。为微细之意。
一莲托生 往生净土,托生于同一之莲华中也。阿弥陀经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也。
一著 犹言一事也,宗论三曰:“向上一著,千圣不传。”梵室寓谈曰:“有名异而实...
一虑 专一心虑也。归敬仪中曰:“论美四修,经叹一虑。”
一虚 一样空之事也。肇论曰:“齐万有于一虚。”
一行一切行 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
一行三昧 心定于一行而修三昧也。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三藏法数四曰:“一行三昧...
一觉 与觉同。即一悟也。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
一解脱 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说一解脱义。”文句记四中曰:“一解脱者,昔教三人,...
一谛 对于二谛三谛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谛同。涅槃经第十三曰:...
一超直入 顿速蓦直超入于本觉地也。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意,谓不屈著于他之教相言句...
一路 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严经五曰:“此阿毗达磨,十万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一转语 机转之一语,谓发扬转翻心机之格外语句也。向于公案而吐意见时所说者。碧岩...
一辙 一轨辙也。止观五上曰:“斯一辙之意。”法华文句二之下曰:“千车共一辙。...
一途 以途譬一义理也。安乐集上曰:“径举大车,亦是一途。”戒疏一之上曰:“一...
一道 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三...
一道无为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一如本净...
一道法门 称[8740]阿字之一门曰一道法门。大日经六曰:“吾今演说差别道一道法...
一那由多 数名。【参见: 那由他】
一锤便成 一言之下大悟彻底也。祖庭事苑五曰:“雪峰问投子云:一椎便成时如何?子云...
一门普门 亦曰一门即普门。言通一法则达一切法之道理也。大日经疏一曰:“从此一门得...
一间 旧云一种子。言不还向中一种之圣者,虽断欲界修惑八九品然犹有一品或二品之...
一间圣者 不还向中有一间圣者,乃十八有学之一。【参见: 一间】
一阐底迦 【参见: 一阐提】
一阐提 Iccha%ntika,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
一陀罗尼 陀罗尼一章。如尊胜陀罗尼,千手陀罗尼等。
一际 彼此二边无分别也。智度论十九曰:“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宗镜...
一障者 又名自性。喻本有之见修二惑,无始无明也。瑜只经第七品曰:“时会中有一障...
一音 一音声也,指如来之说法而言。维摩经佛国品曰:“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
一音教 教判名。佛唯以一音说一切教之意。鸠摩罗什并菩提流支所立。华严经疏第一,...
一颠迦 【参见: 阐提】
一食 十二头陀行之一。【参见: 头陀】
七七斋 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是中有也,中有之寿命但极于七日而死,死而复生,未得...
七佛通戒偈 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为禁...
七僧斋 西国之法有,以钱财或庄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斋食者,谓之七僧斋。俱舍光记...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为七十五,摄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
七周减缘 【参见: 减缘减行】
七周行慈 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是使多嗔之众生修慈悲而对治嗔毒也。而行之之境分...
七善士趣 不还之圣者。有生般中般上流般三种。此三般又各有三种之别,谓之九种不还。...
七声 苏漫多声之七转声也。又曰七例句。【参见: 七转九例】
七处九会 八十卷华严经,七处九会之说也。【参见: 华严经】##【图像: T005...
七处八会 六十卷之华严经,七处八会之说也。【参见: 华严经】##【图像: T00...
七处善 观法之名。一观色为苦,二观色为集,三观色为灭,四观色为道,五观色为爱味...

热门查询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