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公历新年一月一日,这是一个历史上流传已久的节日名词,只不过现代所说的元旦是来自于民国时期的节日。有关古代元旦的故事和传说就是饶舜禹传位祭祀。
从汉武帝时期起,规定阴历的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1911年决定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把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称为“元旦”,但当时并未对外公布。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国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为区别夏历(阴历)和公历(阳历)两个新年,便把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公历1月1日便是通称的“新年”,这一天也就是“元旦”。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公历年”、“阳历年”或“新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