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忌又叫做百事禁忌日,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日这一天,在外面走一走破鬼神。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这一天多做一些善事,来提升个人的好运气,增加我们的善行。
到了年关十二月,杨公的十三个儿子全部死掉,只剩下他自己,晚景十分凄凉。人们都说,杨公的遭遇全部都是应在他自己说的丑话上。此后,人们便忌说丑话,一时说了出口,也要吐一口唾沫再说过一句好话。同时,十三这个数也被认为是个不祥之数。 时过俗移,现今又时兴以谐音作为吉凶之数,如“二”,即“易”;“三”即生,“四”即死,“五”即“唔”(“不”意),“七”即“实”,“八”即“发”......如此类推,因而十三已被当作“实生”,成为吉祥之数了。但是忌口俗仍普遍流行。在三水县白坭镇一带农村,至今仍将每月农历十三称为“杨公忌”,这天,说话要特别小心,千万莫说丑话。
杨公忌日失,由来 杨筠松(834-906年),名益,字筠松,号救贫,窦州人。中国四大堪舆明师之一。唐·僖宗(874-888年)朝,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乾符六年(874年)王仙芝赵义,黄巢应之。广明庚子(880年)黄巢入长安(今西安),(另传是安史之乱出宫后到江西赣州授徒曾文辿开基祖先廖瑀)。杨救贫窃得《禁中玉函秘术》,即郭璞《葬书》,回到赣州,在今杨仙岭授徒传术。因杨筠松一生用堪舆之术为无数贫人造葬作福,深得民心,人们尊称他为杨救贫。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