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婆罗门长者,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儿子,年满二十岁,新娶媳妇,还没满七天,夫妇相敬如宾,水乳交融。一天,这对夫妇相偕同去后园散步赏花,适值春光明媚,花园里有颗柰树长得高耸茂密,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妻子心想:“我想要那些鲜花,不知道谁能够摘给我呢?” 丈夫明白妻子的心意,立刻攀爬到大树上,摘下一朵花,再看,细枝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花朵,他忍不住又往上爬,一直爬到细枝处,想不到树枝忽然断了,人也坠落地上,重伤而死。 家人听到妻子的惊叫声,全都慌忙地往花园跑,长者更是跑到儿子的尸体旁,呼天抢地,哭得死去活来,前来探望的亲友也都悲痛万分。 见到这种情景的人,没有不哀痛的,听到的也没有不伤心的。虽然葬礼结束了,但是全家人还是啼哭不止,他的父母、妻子更是怨天尤人,为什么老天不能庇佑这个独子? 佛陀悲愍他们愚痴,便亲自去慰问他们。长者一家人看见佛陀一来,都悲泣地向佛陀顶礼,并详述事情发生的原委。 佛陀告诉长者:“你不要再唉声叹气,好好地听我说。世间万物无常,无法永远存在,有生必有死,祸福相连。这个孩子死了,你们都在为他哭泣,就是懊恼自绝,也无法复生。他究竟是谁的儿子?谁又是他的双亲呢?” 于是佛陀便说了一首偈语: 命如花果熟,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爱欲,可婬入胞影, 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从爱痴久长, 自作受苦乐,身死神不丧。 长者听了佛陀的偈语,心开意解,忘了忧愁,长跪问佛:“我的儿子过去造了什么罪业,竟然如此早夭?请佛陀为我开示!” 佛陀告诉长者:“从前有一个孩童,手持弓箭,到一棵神树下游戏,旁边有三个小孩正玩得起劲。这时,孩童看见树上有麻雀,就想用弓箭射牠。三个小孩怂恿他说:“如果你能射落那只麻雀,就配称为英雄。” 孩童心里很欢喜,瞄准麻雀射去,树上的鸟儿中箭,坠地而亡,其他三个小孩看到小鸟中了箭,也乐得哈哈大笑,为他高兴一番,便各自回家。 后来,他们经历无数劫的生死轮回,经常相遇,同受果报。那三个在树下傍观随喜的小孩,一个因为享有福德,出生天界;一个出生海中做龙王;另一人便是长者你自己。至于射死麻雀的孩童,前生投生天上,做了天神的儿子,命终转生下界,出生做你的儿子。由于过去的因缘,他才会从树上坠地死亡。现在他将出生海里,做龙王的儿子,但出生那天,又会被那前生射中的鸟儿所投胎的金翅鸟吃了。 现在你们在三处为他懊恼哭泣,但是他的生死因果,那里说得完呢?又因为你们前生怂恿他射鸟,射中了又随喜赞美他,所以你们三个在天界、海中、人间,都为他哭得死去活来。” 于是佛陀又再说了一首偈语: 识神造三界,善不善五处, 阴行而默至,所往如响应。 色欲不色有,一切因宿行, 如种随本像,自然报如影。 长者听了佛陀说法,心头结解,发愿全家皈依佛陀,受持五戒。 有一位婆罗门长者,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儿子,年满二十岁,新娶媳妇,还没满七天,夫妇相敬如宾,水乳交融。一天,这对夫妇相偕同去后园散步赏花,适值春光明媚,花园里有颗柰树长得高耸茂密,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妻子心想:“我想要那些鲜花,不知道谁能够摘给我呢?”丈夫明白妻子的心意,立刻攀爬到大树上,摘下一朵花,再看,细枝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花朵,他忍不住又往上爬,一直爬到细枝处,想不到树枝忽然断了,人也坠落地上,重伤而死。家人听到妻子的惊叫声,全都慌忙地往花园跑,长者更是跑到儿子的尸体旁,呼天抢地,哭得死去活来,前来探望的亲友也都悲痛万分。见到这种情景的人,没有不哀痛的,听到的也没有不伤心的。虽然葬礼结束了,但是全家人还是啼哭不止,他的父母、妻子更是怨天尤人,为什么老天不能庇佑这个独子?佛陀悲愍他们愚痴,便亲自去慰问他们。长者一家人看见佛陀一来,都悲泣地向佛陀顶礼,并详述事情发生的原委。佛陀告诉长者:“你不要再唉声叹气,好好地听我说。世间万物无常,无法永远存在,有生必有死,祸福相连。这个孩子死了,你们都在为他哭泣,就是懊恼自绝,也无法复生。他究竟是谁的儿子?谁又是他的双亲呢?”于是佛陀便说了一首偈语:命如花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从初乐爱欲,可婬入胞影,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假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终始非一世,从爱痴久长,自作受苦乐,身死神不丧。长者听了佛陀的偈语,心开意解,忘了忧愁,长跪问佛:“我的儿子过去造了什么罪业,竟然如此早夭?请佛陀为我开示!”佛陀告诉长者:“从前有一个孩童,手持弓箭,到一棵神树下游戏,旁边有三个小孩正玩得起劲。这时,孩童看见树上有麻雀,就想用弓箭射牠。三个小孩怂恿他说:“如果你能射落那只麻雀,就配称为英雄。”孩童心里很欢喜,瞄准麻雀射去,树上的鸟儿中箭,坠地而亡,其他三个小孩看到小鸟中了箭,也乐得哈哈大笑,为他高兴一番,便各自回家。后来,他们经历无数劫的生死轮回,经常相遇,同受果报。那三个在树下傍观随喜的小孩,一个因为享有福德,出生天界;一个出生海中做龙王;另一人便是长者你自己。至于射死麻雀的孩童,前生投生天上,做了天神的儿子,命终转生下界,出生做你的儿子。由于过去的因缘,他才会从树上坠地死亡。现在他将出生海里,做龙王的儿子,但出生那天,又会被那前生射中的鸟儿所投胎的金翅鸟吃了。现在你们在三处为他懊恼哭泣,但是他的生死因果,那里说得完呢?又因为你们前生怂恿他射鸟,射中了又随喜赞美他,所以你们三个在天界、海中、人间,都为他哭得死去活来。”于是佛陀又再说了一首偈语:识神造三界,善不善五处,阴行而默至,所往如响应。色欲不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种随本像,自然报如影。长者听了佛陀说法,心头结解,发愿全家皈依佛陀,受持五戒。
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也手持枴杖,挨家挨户的乞食。 佛陀问婆罗门:“你已经很老了,为什么还要手执枴杖,挨家挨户去乞食呢?” 婆罗门告诉佛陀:“我有七个儿子,这几年来,我一一为他们娶妻,并且把财产平均分配给他们。现在我已经身无分文,因此被儿子们赶了出来,无法过生活,只得挨家挨户行乞。” 佛陀告诉婆罗门:“我现在要为你说一首偈语,你能受持读诵,并且返回婆罗门众中为儿子们宣说吗?” 婆罗门说:“我能受持读诵偈语,佛陀!” 佛陀便为他宣说偈语: 生子太欢喜,为之聚财宝, 各为娶妻子,而便驱弃我。 此等无孝慈,口言为父母, 如彼罗刹子,垂死驱弃我, 譬如马槽枥,满中置谷麦, 少马无敬让,驱蹋于老者。 此子亦如是,无有爱敬心, 弃我使行乞,不如杖爱我。 我今捉此杖,御狗及羊马, 行则佐我力,闇夜为我伴, 指水知深浅,若趺扶杖起, 蒙杖除多闻,是杖爱念我。 意思是说,当年我生了儿子心里非常欢喜,为他们苦心积聚财富和珍宝,又为儿子娶得娇妻,但是他们最后竟然驱赶我,抛弃我。那些没有孝心和慈仁的儿子,只会嘴巴高挂着为父母设想的甜言蜜语,其实却像罗刹鬼的儿子,残忍得不理会垂死的父母。他们竟然驱赶我,抛弃我,譬如养马的槽里堆满了谷麦等食物,那些少壮的马不但没有丝毫的敬让,还驱践老马,这儿子也是如此,没有丝毫的爱敬心,居然抛弃我,使我沦落于街头行乞,不如枴杖能爱我。我扶着枴杖,还可以用来防范凶恶的狗和驾驭羊马;当我走路时,枴杖能助我一臂之力;黑夜里,枴杖能做我的伴侣;遇到水泽时,枴杖可以用来探知深浅;当我坐着时,枴杖可以帮助我站起来。枴杖有这么多的好处,使我受益匪浅,所以它真是比儿子还爱我。 婆罗门把这首偈语背诵熟悉以后,就返回婆罗门大众聚会的地方,当着七个儿子的面,诵出这首偈语。七个儿子听后,惭愧不已,纷纷过来拥抱父亲,迎请父亲回家,为他沐浴盥洗,并换上好的衣服,从此孝顺恭敬。 婆罗门万分感激佛陀的恩德,尊奉佛陀为老师,并供养佛陀上好衣服。 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也手持枴杖,挨家挨户的乞食。佛陀问婆罗门:“你已经很老了,为什么还要手执枴杖,挨家挨户去乞食呢?”婆罗门告诉佛陀:“我有七个儿子,这几年来,我一一为他们娶妻,并且把财产平均分配给他们。现在我已经身无分文,因此被儿子们赶了出来,无法过生活,只得挨家挨户行乞。”佛陀告诉婆罗门:“我现在要为你说一首偈语,你能受持读诵,并且返回婆罗门众中为儿子们宣说吗?”婆罗门说:“我能受持读诵偈语,佛陀!”佛陀便为他宣说偈语:生子太欢喜,为之聚财宝,各为娶妻子,而便驱弃我。此等无孝慈,口言为父母,如彼罗刹子,垂死驱弃我,譬如马槽枥,满中置谷麦,少马无敬让,驱蹋于老者。此子亦如是,无有爱敬心,弃我使行乞,不如杖爱我。我今捉此杖,御狗及羊马,行则佐我力,闇夜为我伴,指水知深浅,若趺扶杖起,蒙杖除多闻,是杖爱念我。意思是说,当年我生了儿子心里非常欢喜,为他们苦心积聚财富和珍宝,又为儿子娶得娇妻,但是他们最后竟然驱赶我,抛弃我。那些没有孝心和慈仁的儿子,只会嘴巴高挂着为父母设想的甜言蜜语,其实却像罗刹鬼的儿子,残忍得不理会垂死的父母。他们竟然驱赶我,抛弃我,譬如养马的槽里堆满了谷麦等食物,那些少壮的马不但没有丝毫的敬让,还驱践老马,这儿子也是如此,没有丝毫的爱敬心,居然抛弃我,使我沦落于街头行乞,不如枴杖能爱我。我扶着枴杖,还可以用来防范凶恶的狗和驾驭羊马;当我走路时,枴杖能助我一臂之力;黑夜里,枴杖能做我的伴侣;遇到水泽时,枴杖可以用来探知深浅;当我坐着时,枴杖可以帮助我站起来。枴杖有这么多的好处,使我受益匪浅,所以它真是比儿子还爱我。婆罗门把这首偈语背诵熟悉以后,就返回婆罗门大众聚会的地方,当着七个儿子的面,诵出这首偈语。七个儿子听后,惭愧不已,纷纷过来拥抱父亲,迎请父亲回家,为他沐浴盥洗,并换上好的衣服,从此孝顺恭敬。婆罗门万分感激佛陀的恩德,尊奉佛陀为老师,并供养佛陀上好衣服。
从前,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端正庄严,容貌十分美丽,穿戴珠光宝气,装饰得异常华贵。 这家主人看到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这个女子回答说:“我的名字叫功德天。”主人又问:“你到我家来干什么?”功德天答道:“我所到的地方,能给人带来金银财宝和各种好处。”这家主人听了,非常高兴,欢喜得无法形容。心想:这是我的福气,今天交上了好运,所以让喜事找到我家里来。立即恭敬、烧香礼拜,鲜花供养。 这时,门外又来了一个女子,形貌丑陋,身上衣服破乱,浑身污垢脏腻,皮肤皴裂,白得可怕。主人对这个女子说:“你叫什么名字,又是谁家的?”这个女子回答:“我叫黑暗女,”主人又问:“你为什么叫黑暗女”,女子答道:“只要我所到之处,能让他家所有财宝,一切耗散衰败。”这家主人听了以后,马上拿出一把利刀,对黑暗女说:“你如果不赶快离开,我马上断送你的性命,”黑暗女回答说:“你怎么这样愚痴,没有智慧呢?”主人问黑暗女:“为什么说我愚痴没有智慧?”黑暗女回答:“在你家中的,是我姐姐,你如果赶我走,就是赶她走。”主人返回屋里问功德天:“外面有一丑陋女子,她说是你妹妹,到底是不是?”功德天说:“确实是我妹妹,我同她行住都在一起,从来没有分开过,也无法分开,无论去哪里都是我先到,她紧随而来。我们所到的地方,我常作好,她常作坏,我给人带来利益,她专门制造灾难。你如果喜爱我的话,就必须喜爱她,恭敬我,也应该恭敬她。”主人听了以后,一下子明白了。马上说:“象这样的好事恶事连在一起,我统统不要,你们随意去吧。”二女子合会一处,从主人家离开。这时,主人看见她们已经远去,心里才轻松自在。 功德天和黑暗女相随前行,到了一户贫穷人家里,这个穷人见了二女,非常高兴,立即迎进她们,并对她们说:“从今以后,希望你们长住我家,”功德天说:“我们姐妹先前已被别人驱赶,为什么还要请我们住在你这里?”贫穷人回答:“因为我穷,希望得到荣华富贵,今天你来了,我一定要将你留住,并且留下你的妹妹。请你们姐妹一起住在我家。” 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用功德和黑暗来说明万法的平等性。一切事物有好就有坏,有富就有贫,有多就有少,有来就有去,有生就有灭。只所以有矛盾,就是因为对立的两面同时存在。没有成就没有败,而成本身又意味和包函着败。譬如平地上有山,登上第一步,就意味着有了下,登得越高,下就越深,只是转折点在哪里的问题。佛在《金刚经》中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就要求我们有福报有地位的人,一定要警觉。福报与堕落同时存在,因为福报一方面滋长我们享受的习性,使我们的贪欲不但膨胀,增加我们对福报的依赖和对他人的轻漫,同时对三界六道的留恋,退失清净道心。另一方面福报也是有漏的,一但福报享尽,深堕无疑。而没有福报的人,不要去羡慕和妄求福报,因为福报从有为的造作而生,造作本身就是业,消受福报又成业。不管善业恶业,都是轮回业,只有珍惜福报,将福报回向净土,无住相布施给众生,才能将福报变成修行佛道的净业。 佛将前者比喻觉悟的大菩萨,当观到事物的初生,已见过患。所以不取享受之心,好坏富贫一起俱抛。又将后贫穷者比喻凡夫愚人,贪著生相,厌烦衰老病死,颠倒覆心,贪受生死二法。糊涂造因,追逐名闻利养,罪业果报成熟时,被业力所拘,无法摆脱,流转轮回,不能自拔。这正是所谓的:菩萨畏因,众生怕果。 如果所有众生都能除去分别、执著,智慧通达,认识一切万法都是有为法、因果法、生灭法、平等法,毕竟空寂,实无有法,就真正明白了佛法的真谛。 从前,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端正庄严,容貌十分美丽,穿戴珠光宝气,装饰得异常华贵。这家主人看到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这个女子回答说:“我的名字叫功德天。”主人又问:“你到我家来干什么?”功德天答道:“我所到的地方,能给人带来金银财宝和各种好处。”这家主人听了,非常高兴,欢喜得无法形容。心想:这是我的福气,今天交上了好运,所以让喜事找到我家里来。立即恭敬、烧香礼拜,鲜花供养。这时,门外又来了一个女子,形貌丑陋,身上衣服破乱,浑身污垢脏腻,皮肤皴裂,白得可怕。主人对这个女子说:“你叫什么名字,又是谁家的?”这个女子回答:“我叫黑暗女,”主人又问:“你为什么叫黑暗女”,女子答道:“只要我所到之处,能让他家所有财宝,一切耗散衰败。”这家主人听了以后,马上拿出一把利刀,对黑暗女说:“你如果不赶快离开,我马上断送你的性命,”黑暗女回答说:“你怎么这样愚痴,没有智慧呢?”主人问黑暗女:“为什么说我愚痴没有智慧?”黑暗女回答:“在你家中的,是我姐姐,你如果赶我走,就是赶她走。”主人返回屋里问功德天:“外面有一丑陋女子,她说是你妹妹,到底是不是?”功德天说:“确实是我妹妹,我同她行住都在一起,从来没有分开过,也无法分开,无论去哪里都是我先到,她紧随而来。我们所到的地方,我常作好,她常作坏,我给人带来利益,她专门制造灾难。你如果喜爱我的话,就必须喜爱她,恭敬我,也应该恭敬她。”主人听了以后,一下子明白了。马上说:“象这样的好事恶事连在一起,我统统不要,你们随意去吧。”二女子合会一处,从主人家离开。这时,主人看见她们已经远去,心里才轻松自在。功德天和黑暗女相随前行,到了一户贫穷人家里,这个穷人见了二女,非常高兴,立即迎进她们,并对她们说:“从今以后,希望你们长住我家,”功德天说:“我们姐妹先前已被别人驱赶,为什么还要请我们住在你这里?”贫穷人回答:“因为我穷,希望得到荣华富贵,今天你来了,我一定要将你留住,并且留下你的妹妹。请你们姐妹一起住在我家。”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用功德和黑暗来说明万法的平等性。一切事物有好就有坏,有富就有贫,有多就有少,有来就有去,有生就有灭。只所以有矛盾,就是因为对立的两面同时存在。没有成就没有败,而成本身又意味和包函着败。譬如平地上有山,登上第一步,就意味着有了下,登得越高,下就越深,只是转折点在哪里的问题。佛在《金刚经》中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就要求我们有福报有地位的人,一定要警觉。福报与堕落同时存在,因为福报一方面滋长我们享受的习性,使我们的贪欲不但膨胀,增加我们对福报的依赖和对他人的轻漫,同时对三界六道的留恋,退失清净道心。另一方面福报也是有漏的,一但福报享尽,深堕无疑。而没有福报的人,不要去羡慕和妄求福报,因为福报从有为的造作而生,造作本身就是业,消受福报又成业。不管善业恶业,都是轮回业,只有珍惜福报,将福报回向净土,无住相布施给众生,才能将福报变成修行佛道的净业。佛将前者比喻觉悟的大菩萨,当观到事物的初生,已见过患。所以不取享受之心,好坏富贫一起俱抛。又将后贫穷者比喻凡夫愚人,贪著生相,厌烦衰老病死,颠倒覆心,贪受生死二法。糊涂造因,追逐名闻利养,罪业果报成熟时,被业力所拘,无法摆脱,流转轮回,不能自拔。这正是所谓的:菩萨畏因,众生怕果。如果所有众生都能除去分别、执著,智慧通达,认识一切万法都是有为法、因果法、生灭法、平等法,毕竟空寂,实无有法,就真正明白了佛法的真谛。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佛陀告诉阿难说:若是将来有比丘,对老师或和尚,不起恭敬心,论说师僧长短的话,这人绝不会证初果,我说他是凡夫愚痴之人。何以故?阿难,就算老师真的有过错都不应该讲,更何况老师并没有过错呢! 阿难,如果有比丘对老师不恭敬的话,有一个特别的小地狱,叫做椎扑的,他们会堕落到此地狱。生到那儿的罪人,只有一个身体却有四个头,全身都起火燃烧,形状好比出大猛炎的火堆。这堆火从不会烧完,总是烧个不停。此地狱中有一种叫钩[此/束]的毒虫,经常嚼食罪人的舌头。 这些愚痴的罪人,在椎扑地狱受完报之后,又生到畜生中,或者成野干,或者成狼。人们见到它们时,总是大声叫喊狼来了,或野干来了。阿难,这些愚痴的人,都是由于以往骂辱老师及和尚的缘故,所以看到它们的人都不喜欢它们。由于以往舌头的罪过,因此它们经常吃屎尿。 受完畜生身之后,他们投胎做人,却经常生在没有佛法的边地。由于生在边地,因此无法做一切的功德事,而经常行恶,远离善法。虽然他们得生为人,却和一般正常人长得不一样,不像个人样。由于不像父母,因此惹得父母十分憎恶。 罪人投胎做人时,经常被人轻视、毁谤、欺负。由于远离佛法,所以天生没有智慧,死了之后,很快就又堕落地狱,因为前世不恭敬布施佛法、济拔苦难的老师之缘故。 阿难,如果有人对教授师,对布施自在法的老师,对教修行法的老师,对教真实行的老师,起不恭敬心的话,就会受到这种极重的殃报。阿难,这类愚痴的人,除了受地狱等苦之外,余生还会受到无量无边的痛苦。 阿难,把所有只要听闻一四句偈的老师,名字全都写在竹帛上,经过若干劫时间,把所有的和尚和阿阇梨,全都背在背上、挑在肩上,顶在头上走,同时还把一切的音乐歌咏,来供养这些老师,都还不能完全报答师恩,都还不能称为是深敬老师的人,何况能被称为是敬法的人。而必须像我前面所说去做,才能叫做敬师者。 阿难,不是有无量无边供养的东西,才能供养老师的。 阿难,未来世很多比丘,读过这部经之后,还对老师及和尚不起恭敬心,这是不修正行的人,经常会说老师和尚的过失。阿难,我说这种愚痴的人,会受很多的痛苦,将来一定会堕落恶道的。 阿难,如来在世的时候,都已经告诉过你们,那些是正道,那些不是正道。也跟你说了,将来世的比丘,造了什么业会生到那里,会得那些果报。因此阿难,我教你们要常起恭敬三宝的心。 阿难,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生起恭敬尊重的心,就会得到无上之法。所谓爱慕尊敬诸佛世尊,敬重佛陀所说之经法,深深爱敬得道的诸贤圣僧,这就是修行正法的次第。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佛陀告诉阿难说:若是将来有比丘,对老师或和尚,不起恭敬心,论说师僧长短的话,这人绝不会证初果,我说他是凡夫愚痴之人。何以故?阿难,就算老师真的有过错都不应该讲,更何况老师并没有过错呢!阿难,如果有比丘对老师不恭敬的话,有一个特别的小地狱,叫做椎扑的,他们会堕落到此地狱。生到那儿的罪人,只有一个身体却有四个头,全身都起火燃烧,形状好比出大猛炎的火堆。这堆火从不会烧完,总是烧个不停。此地狱中有一种叫钩[此/束]的毒虫,经常嚼食罪人的舌头。这些愚痴的罪人,在椎扑地狱受完报之后,又生到畜生中,或者成野干,或者成狼。人们见到它们时,总是大声叫喊狼来了,或野干来了。阿难,这些愚痴的人,都是由于以往骂辱老师及和尚的缘故,所以看到它们的人都不喜欢它们。由于以往舌头的罪过,因此它们经常吃屎尿。受完畜生身之后,他们投胎做人,却经常生在没有佛法的边地。由于生在边地,因此无法做一切的功德事,而经常行恶,远离善法。虽然他们得生为人,却和一般正常人长得不一样,不像个人样。由于不像父母,因此惹得父母十分憎恶。罪人投胎做人时,经常被人轻视、毁谤、欺负。由于远离佛法,所以天生没有智慧,死了之后,很快就又堕落地狱,因为前世不恭敬布施佛法、济拔苦难的老师之缘故。阿难,如果有人对教授师,对布施自在法的老师,对教修行法的老师,对教真实行的老师,起不恭敬心的话,就会受到这种极重的殃报。阿难,这类愚痴的人,除了受地狱等苦之外,余生还会受到无量无边的痛苦。阿难,把所有只要听闻一四句偈的老师,名字全都写在竹帛上,经过若干劫时间,把所有的和尚和阿阇梨,全都背在背上、挑在肩上,顶在头上走,同时还把一切的音乐歌咏,来供养这些老师,都还不能完全报答师恩,都还不能称为是深敬老师的人,何况能被称为是敬法的人。而必须像我前面所说去做,才能叫做敬师者。阿难,不是有无量无边供养的东西,才能供养老师的。阿难,未来世很多比丘,读过这部经之后,还对老师及和尚不起恭敬心,这是不修正行的人,经常会说老师和尚的过失。阿难,我说这种愚痴的人,会受很多的痛苦,将来一定会堕落恶道的。阿难,如来在世的时候,都已经告诉过你们,那些是正道,那些不是正道。也跟你说了,将来世的比丘,造了什么业会生到那里,会得那些果报。因此阿难,我教你们要常起恭敬三宝的心。阿难,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生起恭敬尊重的心,就会得到无上之法。所谓爱慕尊敬诸佛世尊,敬重佛陀所说之经法,深深爱敬得道的诸贤圣僧,这就是修行正法的次第。
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景奇美。山下住着几百户人家,全以打猎为业。天亮时,男人就到山上去打猎,晚间带着鲜血淋漓的兽尸回来。女人们则在门口等候,他们不懂仁义道德,过着像原始一样的生活。 佛陀在定中观察他们得度的机缘已经成熟,便到那里,坐在一棵大树下,身放光明,将山中木石照耀成金色。此时,山中男人都出去打猎,唯有女人看见佛陀的光明,光耀夺目,争先恐后来到佛前顶礼膜拜。佛陀以微妙音声对女人们说道:“我和你们有缘,特地来教化你们,你们应该行仁慈之心,不要再以杀生过活。杀生的业,罪恶无比,行道的人不可如此。为了自己的口福而拆散禽兽的恩爱骨肉,这是残忍的行为。我们为自己想,也应该为他人想才是。” 佛陀的法音,听得妇人们感激流泪,她们对佛陀说道:“我们山民以猎兽为业,所以以肉为食。我们虽然想供养佛陀吃饭,但不知佛陀能不能吃肉?” 佛陀平静地说道:“诸佛之法,不以肉为食,你们不必办了,我心领你们的诚意就是。 众妇人又劝道:“佛陀!这又不是你杀生,吃些净肉有什么关系?” 佛陀告诉她们:“人类生活在世间上,所食的鱼肉无量无数,你们何不作些有益的食物,偏偏要残害生灵,以物命来养活自己。当我们身死之后,堕入恶道,永无出期。如果人人都能饮食五谷,一定会增延寿命。杀生食肉,反而会多病多夭亡。杀害他人的生命来养活自己的生命,罪业无量无边,能仁慈不杀,到处无患。” 这时候,男人们打猎回来了,看见妇人们都围坐在佛陀的面前,一时怒火中烧,怀疑瞋恚,拿起弓箭欲杀害佛陀,妇人们赶快阻止道:“不要射!不要射!这位是圣人,不可怠慢失礼。” 猎人们见到佛陀庄严相好,也就来到佛陀座前忏悔顶礼。佛陀见他们生起善心,再为他们宣说杀生之罪,猎人们听了之后,欢喜信受,接受三皈五戒,各各搬家,离开此山,发愿不再杀生,从此他们改业经商务农,不再以邪命为业了。 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景奇美。山下住着几百户人家,全以打猎为业。天亮时,男人就到山上去打猎,晚间带着鲜血淋漓的兽尸回来。女人们则在门口等候,他们不懂仁义道德,过着像原始一样的生活。佛陀在定中观察他们得度的机缘已经成熟,便到那里,坐在一棵大树下,身放光明,将山中木石照耀成金色。此时,山中男人都出去打猎,唯有女人看见佛陀的光明,光耀夺目,争先恐后来到佛前顶礼膜拜。佛陀以微妙音声对女人们说道:“我和你们有缘,特地来教化你们,你们应该行仁慈之心,不要再以杀生过活。杀生的业,罪恶无比,行道的人不可如此。为了自己的口福而拆散禽兽的恩爱骨肉,这是残忍的行为。我们为自己想,也应该为他人想才是。”佛陀的法音,听得妇人们感激流泪,她们对佛陀说道:“我们山民以猎兽为业,所以以肉为食。我们虽然想供养佛陀吃饭,但不知佛陀能不能吃肉?”佛陀平静地说道:“诸佛之法,不以肉为食,你们不必办了,我心领你们的诚意就是。众妇人又劝道:“佛陀!这又不是你杀生,吃些净肉有什么关系?”佛陀告诉她们:“人类生活在世间上,所食的鱼肉无量无数,你们何不作些有益的食物,偏偏要残害生灵,以物命来养活自己。当我们身死之后,堕入恶道,永无出期。如果人人都能饮食五谷,一定会增延寿命。杀生食肉,反而会多病多夭亡。杀害他人的生命来养活自己的生命,罪业无量无边,能仁慈不杀,到处无患。”这时候,男人们打猎回来了,看见妇人们都围坐在佛陀的面前,一时怒火中烧,怀疑瞋恚,拿起弓箭欲杀害佛陀,妇人们赶快阻止道:“不要射!不要射!这位是圣人,不可怠慢失礼。”猎人们见到佛陀庄严相好,也就来到佛陀座前忏悔顶礼。佛陀见他们生起善心,再为他们宣说杀生之罪,猎人们听了之后,欢喜信受,接受三皈五戒,各各搬家,离开此山,发愿不再杀生,从此他们改业经商务农,不再以邪命为业了。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现了无量劫的慈悲与爱。 古印度有一位国王,名一切施王。他仁慈博爱,是个行菩萨道的大悲之王。正是因为他无私的慈悲与爱,远近国度的人民都很敬仰他。 这事传到了邻国一个国王的耳朵里,这个国王是个暴君。他听到人们赞美一切施王,不相信一切施王的慈悲与爱,也很不服气,所以决定攻打一切施王的国度并占领他的江山。 一切施王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迎战准备。大臣们很不理解,就去祈情一切施王告知他们为何不迎战。一切施王说:“为了我个人的权利、地位、名誉,我不会去理会这种纠纷,我也不愿我的子民为了我个人而作无谓的牺牲。人在世一天,所食不过数升,所住也不过几尺,何必为了身外之物去劳思费神?邻国的君王来了,我双手把城池奉送给他,只要不伤害百姓就行。”就在这天晚上,一切施王留下授印,换上便装,一个人悄悄地离城出走了。 第二天,邻国暴君带着军队长驱直入,没伤一兵一箤,就取得了一切施王的江山。但他并不满足,一方面,他以为一切施王只是个徒负虚名的懦夫而已,一方面,他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因此,他下令重金悬赏捉拿一切施王。 此时,在路上流亡的一切施王遇到了邻国的一个小孩,向他打听怎么样才能找到仁慈的一切施王。仁王问小孩为什么要找一切施王,小孩说:“我是邻国的婆罗门子,幼年丧父,与母亲和姐姐同住,因贫穷而过得很苦。因此,母亲让我来祈求仁王布施我们财富。”一切施王说:“我就是你要找的人,但我现在已不是国王,不能给你财富了。新国王在重金悬赏我,你可以把我杀了,割下我的头去献给新国王,你就有财富了。”小孩不敢杀仁王,仁王说:“这样,你把我绑起来,我们一起回去,你再把我交给新国王也一样。” 仁王的子民们还在平安的生活着,看到自己爱戴的国王被人绑着送回来,悲痛万分,有的甚至哭晕了过去。 到了王宫,大臣们看见仁王回来,纷纷扑到在地悲泣,其声及其悲惨。 暴王不解地问道:“你们为什么都这样悲伤呢?”大臣们说:“大王!请您原谅我们的失礼吧。我们看到这位仁王,为了臣民放弃了自己的江山,现在又把生命都布施出来了,而他自己一点怨恨、懊恼都没有,他实在是太慈悲、伟大了,因此,我们被深深感动了。” 暴王又问小孩为什么要把仁王绑缚送来,小孩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暴王。 泪水象断线的珍珠般从暴王的眼眶里滚了下来,他命令大臣解开仁王的束缚,请仁王沐浴更衣,将授印还给仁王,跪倒地面,对仁王说:“我久闻大王盛名,因不服气,才来攻打您的国度。谁知来到这里,并未费一兵一箤,我怀疑您只是徒负虚名而已。直到今天,才算真正看到了您的德行。请原谅我是个愚痴小人,从今后我愿听从您的领导,使我不再走错路线。” 一切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身,暴王即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之前身,邻国小孩就是后来屡次设计阻碍、陷害佛陀的提婆达多。佛陀曾对弟子们说:“提婆达多的恩赐,成就了我的六波罗密、三十二相、十种佛力、圆满一切功德。提婆是我的善知识,亦是我的好良伴。”后来,提婆达多堕入地狱,是佛陀把他救了出来。 真正的修行人,会在感恩一切的心态中,将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化作自己成长的财富。只有愚人才会把周围的一切变成自己下地狱的陷阱。 武力和敌对并不能真正降伏人,唯有道德才能真正感化人。 接纳人性的丑陋,坚信本性的美,永不放弃用慈悲与爱去感化一切,让人们从苦海中自省、回头。这,就是觉者的修为,也是觉者的布施。 只有放下才能令心量无限扩展,最终才会心包太虚,量洲沙界。一切皆融于一心: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现了无量劫的慈悲与爱。古印度有一位国王,名一切施王。他仁慈博爱,是个行菩萨道的大悲之王。正是因为他无私的慈悲与爱,远近国度的人民都很敬仰他。这事传到了邻国一个国王的耳朵里,这个国王是个暴君。他听到人们赞美一切施王,不相信一切施王的慈悲与爱,也很不服气,所以决定攻打一切施王的国度并占领他的江山。一切施王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迎战准备。大臣们很不理解,就去祈情一切施王告知他们为何不迎战。一切施王说:“为了我个人的权利、地位、名誉,我不会去理会这种纠纷,我也不愿我的子民为了我个人而作无谓的牺牲。人在世一天,所食不过数升,所住也不过几尺,何必为了身外之物去劳思费神?邻国的君王来了,我双手把城池奉送给他,只要不伤害百姓就行。”就在这天晚上,一切施王留下授印,换上便装,一个人悄悄地离城出走了。第二天,邻国暴君带着军队长驱直入,没伤一兵一箤,就取得了一切施王的江山。但他并不满足,一方面,他以为一切施王只是个徒负虚名的懦夫而已,一方面,他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因此,他下令重金悬赏捉拿一切施王。此时,在路上流亡的一切施王遇到了邻国的一个小孩,向他打听怎么样才能找到仁慈的一切施王。仁王问小孩为什么要找一切施王,小孩说:“我是邻国的婆罗门子,幼年丧父,与母亲和姐姐同住,因贫穷而过得很苦。因此,母亲让我来祈求仁王布施我们财富。”一切施王说:“我就是你要找的人,但我现在已不是国王,不能给你财富了。新国王在重金悬赏我,你可以把我杀了,割下我的头去献给新国王,你就有财富了。”小孩不敢杀仁王,仁王说:“这样,你把我绑起来,我们一起回去,你再把我交给新国王也一样。”仁王的子民们还在平安的生活着,看到自己爱戴的国王被人绑着送回来,悲痛万分,有的甚至哭晕了过去。到了王宫,大臣们看见仁王回来,纷纷扑到在地悲泣,其声及其悲惨。暴王不解地问道:“你们为什么都这样悲伤呢?”大臣们说:“大王!请您原谅我们的失礼吧。我们看到这位仁王,为了臣民放弃了自己的江山,现在又把生命都布施出来了,而他自己一点怨恨、懊恼都没有,他实在是太慈悲、伟大了,因此,我们被深深感动了。”暴王又问小孩为什么要把仁王绑缚送来,小孩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暴王。泪水象断线的珍珠般从暴王的眼眶里滚了下来,他命令大臣解开仁王的束缚,请仁王沐浴更衣,将授印还给仁王,跪倒地面,对仁王说:“我久闻大王盛名,因不服气,才来攻打您的国度。谁知来到这里,并未费一兵一箤,我怀疑您只是徒负虚名而已。直到今天,才算真正看到了您的德行。请原谅我是个愚痴小人,从今后我愿听从您的领导,使我不再走错路线。”一切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身,暴王即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之前身,邻国小孩就是后来屡次设计阻碍、陷害佛陀的提婆达多。佛陀曾对弟子们说:“提婆达多的恩赐,成就了我的六波罗密、三十二相、十种佛力、圆满一切功德。提婆是我的善知识,亦是我的好良伴。”后来,提婆达多堕入地狱,是佛陀把他救了出来。真正的修行人,会在感恩一切的心态中,将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化作自己成长的财富。只有愚人才会把周围的一切变成自己下地狱的陷阱。武力和敌对并不能真正降伏人,唯有道德才能真正感化人。接纳人性的丑陋,坚信本性的美,永不放弃用慈悲与爱去感化一切,让人们从苦海中自省、回头。这,就是觉者的修为,也是觉者的布施。只有放下才能令心量无限扩展,最终才会心包太虚,量洲沙界。一切皆融于一心: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为人处世的机智。平白无故地被人辱骂,当然很不乐意。但应该知道,这种张口就骂的人,一般都没有修养,没有风度,有什么必要与他们一般见识,争论不休呢?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一个优秀的领导,是受人尊敬的。但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是这么复杂,有人尊重你,就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看你不顺眼。 无中生有地给你捏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团队,因为你的优秀掩盖另外一些人的才华,难免有人会想出各种毒招来陷害你,怎么办? 一一应对?那正中对手下怀,你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做其他的正事吗?那不是正好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果为了一点小事而怀恨在心,矛盾就会逐渐扩大,以至于怨怨相报,不可收拾。 “亲贤臣,远小人”,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不与小人周旋,是明智之举。驴子向你嘶叫,你可别也向它嘶叫。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为人处世的机智。平白无故地被人辱骂,当然很不乐意。但应该知道,这种张口就骂的人,一般都没有修养,没有风度,有什么必要与他们一般见识,争论不休呢?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一个优秀的领导,是受人尊敬的。但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是这么复杂,有人尊重你,就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看你不顺眼。无中生有地给你捏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团队,因为你的优秀掩盖另外一些人的才华,难免有人会想出各种毒招来陷害你,怎么办?一一应对?那正中对手下怀,你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做其他的正事吗?那不是正好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果为了一点小事而怀恨在心,矛盾就会逐渐扩大,以至于怨怨相报,不可收拾。“亲贤臣,远小人”,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不与小人周旋,是明智之举。驴子向你嘶叫,你可别也向它嘶叫。
波斯匿王有一位女儿,名叫“赖提”公主,有十八种丑,都不似人,任谁见了都会感到恐怖害怕!波斯匿王只好在国内招募:“若有穷寒孤独的族姓长者之子,仰仗大家带来见我!”当时城市边,有一长者子,孤单一个人,靠着乞讨过活;负责招募的人见了,便把他带来见国王。国王将这个人,带到王宫后园,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形貌丑恶,所以从来不曾在大庭广众前示人。现在想把她许配给你,不知你肯不肯?”长者子禀白国王说:“我王所约敕的,假使是狗,犹不推辞,何况是大王的女儿,哪有不能答应的呢?”国王随即把女儿赐给他作妻子,并为其建立宫室,成为王宫中的一员。又再特别嘱咐他说:“此女形丑,千万要谨慎,不要给其它人看到了!出门的时候记得锁门,回来的时候则要关闭门户,一定要这么做!” 当地有许多长者子,来共为亲近友好,常在一起饮宴游戏。在宴会的日子,他们的妻子也会一同来聚会,唯有这位公主,独独不来!于是大家商议好,起哄倡议说:“后天再来一次聚会,大家都要把妻子带来,有不来的,要重重罚钱!”于是又办了一场宴会,然而贫长者子驸马爷,还是老样子,不愿把妻子带来。大家便一起重重的罚了他,驸马爷也甘愿的接受大家的处罚。大家再度商议好:“明天再来一次宴会,不把妻子带来的,一样要被重重的罚。”驸马爷这样被罚,接连二、三次,也还是不把妻子带来参加宴会。 驸马爷之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我数度为了维护你,被人罚钱!”妻子疑惑的问:“是何缘故?”夫婿回答说:“大家有约定,宴会之日,都要尽可能的把妻子一起带来参加。我被大王事先约束过,不听许把你示现于外人面前,所以才会数度被罚钱。”妻子听到这些话,非常惭愧,内心深自翻腾、感慨自责,于是日夜恳切的念佛。在后天,大家更设了一场宴会,驸马夫婿还是单独去赴宴,公主就在自己的屋内,倍加恳切悲痛的念着佛,而发愿说:“如来出世,多所利益!我今罪恶,何以独独不蒙润泽!”佛陀感其心至诚,从地踊出!公主一开始见到佛的头发时,敬重欢喜,自己的头发即开始变异,变成了好头发;接下来又见到佛的额头,渐渐的又见到佛的眉目耳鼻口及身体,随她所见到的,欢喜转深,自己的身相也跟着变,最后美貌如同诸天,丑恶就此了尽。 诸长者子,秘密的共同商议说:“公主之所以不来参加聚会,必定是端正异于常人,不然就是极端丑陋,所以不敢来!我们现在行酒令劝她的夫婿,把他灌醉到毫无觉知,解取他的钥匙,偷偷开他家的门,进去瞧个究竟!”随即宴饮使他烂醉,解取钥匙,大家相偕一同前往,小心翼翼的开门观看,看到公主端正无双!随即关起门来,赶快回到喝酒的地方。这时公主的夫婿,尚酒醉未醒,大家把钥匙又系回他的腰下。公主的夫婿醒来后,即刻赶回家去,开门看见一位妇人端正殊异,遂疑惑的问她:“你是哪一天的天女,到我的屋宅来作什么?”这位妇人回答:“我是相公的妻子‘赖提’啊!”夫婿奇怪的问:“怎么会这样呢?”妻子这时回答说:“我听说夫君数度为了维护我而被罚钱,心生惭愧,恳恻念佛,随即见如来从地踊出,看见后心生欢喜,身体自然变得姝好!”驸马爷欢喜极了,随即入宫禀白国王:“公主身体,自然变好,今来求见大王,禀告这个好消息!”国王听了,也是非常欢喜,随即唤公主前来,见了之后心生欢喜,但还是很疑惑不解,于是就带着公主一同去见佛,禀白佛陀说:“世尊啊!此女是何因缘生于深宫?然而身体却极度丑恶,人见惊怪!又是什么原因,现在会变得这么好看?” 佛陀告诉国王说:“这是因为过去世的时候,有一位辟支佛圣者,日日乞食。有一天来到一长者门前,这时长者女,手持饮食布施予辟支佛圣者,她见到辟支佛身体粗恶,于是说道:‘此人丑恶,形如鱼皮,发如马尾!’那时候的长者女,就是今天的公主‘赖提’;由于布施食物的因缘,感生于深宫;由于毁骂批评辟支佛的缘故,感生身体丑恶;由于心生惭愧,以恳恻心念佛的缘故,而得以见我;由于见佛时心生欢喜的缘故,身体才得以变好。”这时所有参与此会的大众,听到佛陀的解说后,恭敬作礼,欢喜奉行! 波斯匿王有一位女儿,名叫“赖提”公主,有十八种丑,都不似人,任谁见了都会感到恐怖害怕!波斯匿王只好在国内招募:“若有穷寒孤独的族姓长者之子,仰仗大家带来见我!”当时城市边,有一长者子,孤单一个人,靠着乞讨过活;负责招募的人见了,便把他带来见国王。国王将这个人,带到王宫后园,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形貌丑恶,所以从来不曾在大庭广众前示人。现在想把她许配给你,不知你肯不肯?”长者子禀白国王说:“我王所约敕的,假使是狗,犹不推辞,何况是大王的女儿,哪有不能答应的呢?”国王随即把女儿赐给他作妻子,并为其建立宫室,成为王宫中的一员。又再特别嘱咐他说:“此女形丑,千万要谨慎,不要给其它人看到了!出门的时候记得锁门,回来的时候则要关闭门户,一定要这么做!”当地有许多长者子,来共为亲近友好,常在一起饮宴游戏。在宴会的日子,他们的妻子也会一同来聚会,唯有这位公主,独独不来!于是大家商议好,起哄倡议说:“后天再来一次聚会,大家都要把妻子带来,有不来的,要重重罚钱!”于是又办了一场宴会,然而贫长者子驸马爷,还是老样子,不愿把妻子带来。大家便一起重重的罚了他,驸马爷也甘愿的接受大家的处罚。大家再度商议好:“明天再来一次宴会,不把妻子带来的,一样要被重重的罚。”驸马爷这样被罚,接连二、三次,也还是不把妻子带来参加宴会。驸马爷之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我数度为了维护你,被人罚钱!”妻子疑惑的问:“是何缘故?”夫婿回答说:“大家有约定,宴会之日,都要尽可能的把妻子一起带来参加。我被大王事先约束过,不听许把你示现于外人面前,所以才会数度被罚钱。”妻子听到这些话,非常惭愧,内心深自翻腾、感慨自责,于是日夜恳切的念佛。在后天,大家更设了一场宴会,驸马夫婿还是单独去赴宴,公主就在自己的屋内,倍加恳切悲痛的念着佛,而发愿说:“如来出世,多所利益!我今罪恶,何以独独不蒙润泽!”佛陀感其心至诚,从地踊出!公主一开始见到佛的头发时,敬重欢喜,自己的头发即开始变异,变成了好头发;接下来又见到佛的额头,渐渐的又见到佛的眉目耳鼻口及身体,随她所见到的,欢喜转深,自己的身相也跟着变,最后美貌如同诸天,丑恶就此了尽。诸长者子,秘密的共同商议说:“公主之所以不来参加聚会,必定是端正异于常人,不然就是极端丑陋,所以不敢来!我们现在行酒令劝她的夫婿,把他灌醉到毫无觉知,解取他的钥匙,偷偷开他家的门,进去瞧个究竟!”随即宴饮使他烂醉,解取钥匙,大家相偕一同前往,小心翼翼的开门观看,看到公主端正无双!随即关起门来,赶快回到喝酒的地方。这时公主的夫婿,尚酒醉未醒,大家把钥匙又系回他的腰下。公主的夫婿醒来后,即刻赶回家去,开门看见一位妇人端正殊异,遂疑惑的问她:“你是哪一天的天女,到我的屋宅来作什么?”这位妇人回答:“我是相公的妻子‘赖提’啊!”夫婿奇怪的问:“怎么会这样呢?”妻子这时回答说:“我听说夫君数度为了维护我而被罚钱,心生惭愧,恳恻念佛,随即见如来从地踊出,看见后心生欢喜,身体自然变得姝好!”驸马爷欢喜极了,随即入宫禀白国王:“公主身体,自然变好,今来求见大王,禀告这个好消息!”国王听了,也是非常欢喜,随即唤公主前来,见了之后心生欢喜,但还是很疑惑不解,于是就带着公主一同去见佛,禀白佛陀说:“世尊啊!此女是何因缘生于深宫?然而身体却极度丑恶,人见惊怪!又是什么原因,现在会变得这么好看?”佛陀告诉国王说:“这是因为过去世的时候,有一位辟支佛圣者,日日乞食。有一天来到一长者门前,这时长者女,手持饮食布施予辟支佛圣者,她见到辟支佛身体粗恶,于是说道:‘此人丑恶,形如鱼皮,发如马尾!’那时候的长者女,就是今天的公主‘赖提’;由于布施食物的因缘,感生于深宫;由于毁骂批评辟支佛的缘故,感生身体丑恶;由于心生惭愧,以恳恻心念佛的缘故,而得以见我;由于见佛时心生欢喜的缘故,身体才得以变好。”这时所有参与此会的大众,听到佛陀的解说后,恭敬作礼,欢喜奉行!
这个地方放下,诸位也不能误会,不是叫你在事一切都放下、都不干,一心到念佛堂去,那也得有很大的福报。我们现在出家,谚语常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就是说明我们本分的事情,我们活一天做一天,虽然做,绝不执著,那就放下,决定不留恋,保持心地清净,这个重要,一丝毫不染著。我今天应该做的事情统统做到,明天做不做,不要去想它,念念想阿弥陀佛来接引,念念希求往生极乐世界,这就对了。明天还没走,明天再干一天,我们也不是希求阿弥陀佛赶快来接我们,一切随顺,顺其自然,一切都让阿弥陀佛安排;阿弥陀佛还没有来,意思就是说要我们多干几天,我们很认真、很努力在做,念念跟阿弥陀佛都相应。 寿命还没有尽的时候多帮助一些人,把这个法门尽心尽力介绍给大众,推荐给大众,我们今天干的就是这个事情,除这个事情之外,世出世间一切法与我们毫不相干,这个作法就对了。这个作法就是常常把死字贴在额头,不是说死字贴在额头,就什么事情都不干,那你完全错解祖师的意思。这个字贴在额头就是万缘放下,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念念为众生,念念为佛法久住世间,我们全心全力在做。 这个地方放下,诸位也不能误会,不是叫你在事一切都放下、都不干,一心到念佛堂去,那也得有很大的福报。我们现在出家,谚语常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就是说明我们本分的事情,我们活一天做一天,虽然做,绝不执著,那就放下,决定不留恋,保持心地清净,这个重要,一丝毫不染著。我今天应该做的事情统统做到,明天做不做,不要去想它,念念想阿弥陀佛来接引,念念希求往生极乐世界,这就对了。明天还没走,明天再干一天,我们也不是希求阿弥陀佛赶快来接我们,一切随顺,顺其自然,一切都让阿弥陀佛安排;阿弥陀佛还没有来,意思就是说要我们多干几天,我们很认真、很努力在做,念念跟阿弥陀佛都相应。寿命还没有尽的时候多帮助一些人,把这个法门尽心尽力介绍给大众,推荐给大众,我们今天干的就是这个事情,除这个事情之外,世出世间一切法与我们毫不相干,这个作法就对了。这个作法就是常常把死字贴在额头,不是说死字贴在额头,就什么事情都不干,那你完全错解祖师的意思。这个字贴在额头就是万缘放下,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念念为众生,念念为佛法久住世间,我们全心全力在做。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十种戒、多种戒。这个名为小戒,这个名为大戒,这个名波罗提木叉的制戒,这个名为根本的制戒,这个名为行为的净戒。” 他听后想道:“戒的名目实在不少,我要受这样多的戒,恐怕不容易吧!不能完全守戒,出家还有甚么意义呢?不如将来成家,做些布施善行,养育妻子比较好。” 他这样想后,就回答尊者道:“尊者啊!我不能守这许多的戒,不能守戒,出家又有何益?我还是还俗生活,将这衣钵奉还吧。” “既然你要还俗,去向佛陀告辞吧。”说着,便带他去见佛陀。 佛陀见了他们,问道:“比丘们啊!你们为何无端将这比丘带来?” “佛陀!这位比丘说他不能守戒,交还衣□,所以我们将他带来了。” 佛陀说道:“比丘们啊!你们何故对这位比丘说那许多的戒,他只能随力遵守,你们以后不该如此说法,现在将这比丘交给我吧。”便对那位比丘道:“比丘啊!你不必守那么多戒,有三种戒,你一定要遵守。” 比丘道:“佛陀呀!那三种戒要遵守呢?” “以后你只须守身、口、意三门,谨防身口意的恶业,现在你可以回去了,不要还俗,好好受持这三种戒便能解脱快乐。” 比丘于是心满意足,向佛陀发愿必定守好此三戒后,礼拜佛陀,随着众比丘修行去了。 这比丘守着三戒,心里想道:“诸位尊者用各种名目对我说戒,因为他们不是佛陀,所以不能使我领悟。而佛陀将那么繁多的戒归为三门传授我,我这才明白,原来佛陀真是位无上法王。”从此顿增慧见,过了几日,遂证得阿罗汉果。 聚集在讲堂的比丘众闻此消息,互相谈论道:“法友啊!佛陀对那位准备还俗的比丘,将一切戒律归为三门授给他,使他得阿罗汉果,佛陀真伟大啊!” 正当大家团坐着赞叹佛陀功德时,佛陀来了,问道:“比丘们啊!你们聚集在一处谈些甚么呢?” 他们就将这事告诉佛陀,佛陀道:“比丘们啊!沉重的包裹分做几个背起来就轻了,过去在波罗奈城的乡村中,有一个农夫,一日,他在田地上耕作,那块田地是村落的遗址,村中有一富翁,去世前曾把一金块埋在地下,粗如大腿,长约四肱。农夫在地上耕作,他的锄头忽然触着那金块,挖不下去了。他以为是树根,把泥土挖开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大金块,他悄悄地将泥土掩盖上,这天就改在别的地方耕作。 太阳下山时,他将牛轭、锄头放在一边,心想:将金块掘出来吧。于是试着用手去扳,却一动也不动,便坐下,心里计算道:“我将一部分支持生计,一部分仍旧埋起来,一部分投资做买卖,一部分布施行善。”想罢,便将金块敲成四份,金块轻了,就很容易地取出。运回家后,分作四份放好。后来,他布施行善,生生世世投生于善处。” 有智慧的人,化繁为简;愚痴的人,化简为繁。守戒应该把握戒体的精神,而不是在戒相上执着。持戒本来是为了获得解脱,如果因为固执于戒条,反而失去自由,就不是持戒的本意。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十种戒、多种戒。这个名为小戒,这个名为大戒,这个名波罗提木叉的制戒,这个名为根本的制戒,这个名为行为的净戒。”他听后想道:“戒的名目实在不少,我要受这样多的戒,恐怕不容易吧!不能完全守戒,出家还有甚么意义呢?不如将来成家,做些布施善行,养育妻子比较好。”他这样想后,就回答尊者道:“尊者啊!我不能守这许多的戒,不能守戒,出家又有何益?我还是还俗生活,将这衣钵奉还吧。”“既然你要还俗,去向佛陀告辞吧。”说着,便带他去见佛陀。佛陀见了他们,问道:“比丘们啊!你们为何无端将这比丘带来?”“佛陀!这位比丘说他不能守戒,交还衣□,所以我们将他带来了。”佛陀说道:“比丘们啊!你们何故对这位比丘说那许多的戒,他只能随力遵守,你们以后不该如此说法,现在将这比丘交给我吧。”便对那位比丘道:“比丘啊!你不必守那么多戒,有三种戒,你一定要遵守。”比丘道:“佛陀呀!那三种戒要遵守呢?”“以后你只须守身、口、意三门,谨防身口意的恶业,现在你可以回去了,不要还俗,好好受持这三种戒便能解脱快乐。”比丘于是心满意足,向佛陀发愿必定守好此三戒后,礼拜佛陀,随着众比丘修行去了。这比丘守着三戒,心里想道:“诸位尊者用各种名目对我说戒,因为他们不是佛陀,所以不能使我领悟。而佛陀将那么繁多的戒归为三门传授我,我这才明白,原来佛陀真是位无上法王。”从此顿增慧见,过了几日,遂证得阿罗汉果。聚集在讲堂的比丘众闻此消息,互相谈论道:“法友啊!佛陀对那位准备还俗的比丘,将一切戒律归为三门授给他,使他得阿罗汉果,佛陀真伟大啊!”正当大家团坐着赞叹佛陀功德时,佛陀来了,问道:“比丘们啊!你们聚集在一处谈些甚么呢?”他们就将这事告诉佛陀,佛陀道:“比丘们啊!沉重的包裹分做几个背起来就轻了,过去在波罗奈城的乡村中,有一个农夫,一日,他在田地上耕作,那块田地是村落的遗址,村中有一富翁,去世前曾把一金块埋在地下,粗如大腿,长约四肱。农夫在地上耕作,他的锄头忽然触着那金块,挖不下去了。他以为是树根,把泥土挖开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大金块,他悄悄地将泥土掩盖上,这天就改在别的地方耕作。太阳下山时,他将牛轭、锄头放在一边,心想:将金块掘出来吧。于是试着用手去扳,却一动也不动,便坐下,心里计算道:“我将一部分支持生计,一部分仍旧埋起来,一部分投资做买卖,一部分布施行善。”想罢,便将金块敲成四份,金块轻了,就很容易地取出。运回家后,分作四份放好。后来,他布施行善,生生世世投生于善处。”有智慧的人,化繁为简;愚痴的人,化简为繁。守戒应该把握戒体的精神,而不是在戒相上执着。持戒本来是为了获得解脱,如果因为固执于戒条,反而失去自由,就不是持戒的本意。
佛陀在袛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来开示道:“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有一只母牛生下一只小牛。有一婆罗门就从养牛人家讨回那只小牛,并为它取名叫欢喜满。婆罗门把小牛放在儿女的住处,每天拿乳粥饭食等喂养它,很爱护它。 过了几个月,小牛长大了。它想:“这婆罗门曾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阎浮提牵引力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次本领,报答他养育我的恩惠吧。” 有一天,欢喜满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我所养的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 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道:“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 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最后说:“全城中没有一只牛能及得上我所养的。” “我也有一只牛,能拖一百辆货车。”婆罗门道。 “那里有这样的牛?”长者不相信。 “我家里就有。”婆罗门得意的回答道。 长者不服气,便以千金和他打赌。 婆罗门回去后,便在百辆的车中装满沙石,顺次排列起来,用绳子从车轴上前后结住,为欢喜满洗浴,喂它香饭,颈部用华鬘装饰起来,把它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自己坐上车,举起皮鞭叱道:“走呀!欺瞒者!拉呀!欺瞒者!” 这时,牛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为何今天受这种称呼?它不知所以,四只脚就如柱子般立着不动。 长者看到这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千金。 婆罗门损失了千金,解下牛,回到家里忧郁地卧着。欢喜满牛走回来,看见婆罗门忧郁地卧在那里,便走近前去问他道:“婆罗门啊!你为什么躺在这里呢?” 婆罗门很不高兴的回答道:“千金输去了,还能睡觉吗?” “婆罗门!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踏破或打碎过碗没有?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 “都没有。”婆罗门忙否定道。 “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呀!” 婆罗门听了牛的话,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 依照上回的方法,把百辆货车前后连系起来,并将装饰好的欢喜满驾系在第一辆车子的前面。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的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前进呀!贤者啊!往前拉吧!”果然,欢喜满把连系着的百辆货车拉着前行,很快到达了目的地。 专门养牛的那位长者终于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情形也都拿出很多钱来赏赐欢喜满牛。婆罗门因为欢喜满牛的帮助,终于得到了许多财物。 比丘们啊!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欢喜。” 佛陀叱责六群比丘以后,就制定学处,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佛陀在袛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来开示道:“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有一只母牛生下一只小牛。有一婆罗门就从养牛人家讨回那只小牛,并为它取名叫欢喜满。婆罗门把小牛放在儿女的住处,每天拿乳粥饭食等喂养它,很爱护它。过了几个月,小牛长大了。它想:“这婆罗门曾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阎浮提牵引力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次本领,报答他养育我的恩惠吧。”有一天,欢喜满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我所养的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道:“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最后说:“全城中没有一只牛能及得上我所养的。”“我也有一只牛,能拖一百辆货车。”婆罗门道。“那里有这样的牛?”长者不相信。“我家里就有。”婆罗门得意的回答道。长者不服气,便以千金和他打赌。婆罗门回去后,便在百辆的车中装满沙石,顺次排列起来,用绳子从车轴上前后结住,为欢喜满洗浴,喂它香饭,颈部用华鬘装饰起来,把它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自己坐上车,举起皮鞭叱道:“走呀!欺瞒者!拉呀!欺瞒者!”这时,牛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为何今天受这种称呼?它不知所以,四只脚就如柱子般立着不动。长者看到这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千金。婆罗门损失了千金,解下牛,回到家里忧郁地卧着。欢喜满牛走回来,看见婆罗门忧郁地卧在那里,便走近前去问他道:“婆罗门啊!你为什么躺在这里呢?”婆罗门很不高兴的回答道:“千金输去了,还能睡觉吗?”“婆罗门!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踏破或打碎过碗没有?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都没有。”婆罗门忙否定道。“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呀!”婆罗门听了牛的话,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依照上回的方法,把百辆货车前后连系起来,并将装饰好的欢喜满驾系在第一辆车子的前面。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的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前进呀!贤者啊!往前拉吧!”果然,欢喜满把连系着的百辆货车拉着前行,很快到达了目的地。专门养牛的那位长者终于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情形也都拿出很多钱来赏赐欢喜满牛。婆罗门因为欢喜满牛的帮助,终于得到了许多财物。比丘们啊!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欢喜。”佛陀叱责六群比丘以后,就制定学处,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柰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因此引起这四位比丘的兴趣,彼此谈论着世间万物何者最可爱,最能使人感到快乐? 第一位说:“正当春天百花怒放,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时最快乐了。” 第二位说:“参加亲友的喜庆宴会,杯酒交欢,唱歌跳舞,这种场合最快乐了。” 第三位说:“财物丰厚,车马衣饰与众不同,出入光彩,人人注目,这种心情最快乐了。” 第四位说:“妻妾美艳,华服鲜丽,幽香沁人,男女欢爱,这才是最快乐的事。” 佛陀听到了四个人的热烈讨论,便向前问道:“你们坐在树下讨论什么事呀?” 大家一看到佛陀到来,慌忙起立向佛陀顶礼,并且和盘托出他们正在讨论世间何事最快乐。 佛陀告诉他们:“你们所谈的,尽是些人间忧怖危亡的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快乐之道。你们看,万物春夏繁荣,秋冬凋落;亲族欢聚,终要别离;财富车马,最后也逃不了水、火、盗、官及败家子的劫运;娇妻美眷,是爱恨的祸水。凡夫生于世间,动辄闯祸招怨,弄得丧家亡命,所以世间忧怖重重,三涂八难,苦痛万端,没有一样是人力所能够支配的。因此,比丘们!要心存清净无为,不要贪慕名利,只有专心修道,如此才能走向涅槃解脱之道,这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经过佛陀的一番开导,比丘们惭愧地悔过,从此息灭妄念,专心修道。 我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世间的享受虽然也有一时的快乐,但是却会转变成痛苦。因此世间的快乐带有染污性,是短暂的,是变异无常的,贪取不当,甚至会使我们丧身失命,岂可不慎!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柰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因此引起这四位比丘的兴趣,彼此谈论着世间万物何者最可爱,最能使人感到快乐?第一位说:“正当春天百花怒放,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时最快乐了。”第二位说:“参加亲友的喜庆宴会,杯酒交欢,唱歌跳舞,这种场合最快乐了。”第三位说:“财物丰厚,车马衣饰与众不同,出入光彩,人人注目,这种心情最快乐了。”第四位说:“妻妾美艳,华服鲜丽,幽香沁人,男女欢爱,这才是最快乐的事。”佛陀听到了四个人的热烈讨论,便向前问道:“你们坐在树下讨论什么事呀?”大家一看到佛陀到来,慌忙起立向佛陀顶礼,并且和盘托出他们正在讨论世间何事最快乐。佛陀告诉他们:“你们所谈的,尽是些人间忧怖危亡的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快乐之道。你们看,万物春夏繁荣,秋冬凋落;亲族欢聚,终要别离;财富车马,最后也逃不了水、火、盗、官及败家子的劫运;娇妻美眷,是爱恨的祸水。凡夫生于世间,动辄闯祸招怨,弄得丧家亡命,所以世间忧怖重重,三涂八难,苦痛万端,没有一样是人力所能够支配的。因此,比丘们!要心存清净无为,不要贪慕名利,只有专心修道,如此才能走向涅槃解脱之道,这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经过佛陀的一番开导,比丘们惭愧地悔过,从此息灭妄念,专心修道。我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世间的享受虽然也有一时的快乐,但是却会转变成痛苦。因此世间的快乐带有染污性,是短暂的,是变异无常的,贪取不当,甚至会使我们丧身失命,岂可不慎!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 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于诸道,互相生育而递为眷属,以此因缘,故所食之肉无非亲属。 二、见生惊怖,一切众生皆护身惜命,若遇食肉之人,则惊怖远离。 三、坏他信心,世间行善之人,若见僧者食肉,即生毁谤之心,以为佛门中无有真实修梵行者。 四、行人不应食,菩萨为求出离生死,当修慈悲之行而少欲知足,故不应食肉。 五、罗刹习气,罗刹者即是速疾鬼,习气者即是先世余习之气。谓沙门于宿世中曾经做过罗刹之眷属,今虽出家在佛门中,然因往昔之余习,故见食肉者欢喜亲近。 六、学术不成,学道之人若好食肉,则污染梵行,于如来无上圣道,出世解脱等,不得成就。 七、生命同己,学道之人应起慈心,谛观一切众生之惜命畏死与己无别,故当护惜之。 八、天圣远离,食肉之人,诸天圣人皆厌恶远离而不喜亲近。 九、不净所出,一切畜生以宿因不净之业,而成不净之身,其所食啖又多不净;学道之人欲修梵行而食彼肉,则亦不净。 十、死堕恶道,食肉者必常杀害畜生之性命,恶业日积,故命终后应堕恶道。 由此历历分明可见,为佛弟子应净化思想观念,由行为日益奉行茹素,减少杀业食肉之余习,免与六道众生一家亲共结恶缘,致使上升不得,反遭堕落沉沦。学佛应奉行慈悲之法门,与众生广结善缘,莫自困其身;若能依教奉行,反堕为升,日日茹素为斋,恶业渐消,如来藏性光明显耀,秒秒菩提,分分涅槃,时时法身,日日正觉,年年一真法界,最后成佛之者,也非你莫属也! 开悟圣僧云:“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于诸道,互相生育而递为眷属,以此因缘,故所食之肉无非亲属。二、见生惊怖,一切众生皆护身惜命,若遇食肉之人,则惊怖远离。三、坏他信心,世间行善之人,若见僧者食肉,即生毁谤之心,以为佛门中无有真实修梵行者。四、行人不应食,菩萨为求出离生死,当修慈悲之行而少欲知足,故不应食肉。五、罗刹习气,罗刹者即是速疾鬼,习气者即是先世余习之气。谓沙门于宿世中曾经做过罗刹之眷属,今虽出家在佛门中,然因往昔之余习,故见食肉者欢喜亲近。六、学术不成,学道之人若好食肉,则污染梵行,于如来无上圣道,出世解脱等,不得成就。七、生命同己,学道之人应起慈心,谛观一切众生之惜命畏死与己无别,故当护惜之。八、天圣远离,食肉之人,诸天圣人皆厌恶远离而不喜亲近。九、不净所出,一切畜生以宿因不净之业,而成不净之身,其所食啖又多不净;学道之人欲修梵行而食彼肉,则亦不净。十、死堕恶道,食肉者必常杀害畜生之性命,恶业日积,故命终后应堕恶道。由此历历分明可见,为佛弟子应净化思想观念,由行为日益奉行茹素,减少杀业食肉之余习,免与六道众生一家亲共结恶缘,致使上升不得,反遭堕落沉沦。学佛应奉行慈悲之法门,与众生广结善缘,莫自困其身;若能依教奉行,反堕为升,日日茹素为斋,恶业渐消,如来藏性光明显耀,秒秒菩提,分分涅槃,时时法身,日日正觉,年年一真法界,最后成佛之者,也非你莫属也!开悟圣僧云:“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是什么场合,生小孩、亲友死亡、结婚、丧礼等,都要请志公禅师去念经。有一次,一位富人请志公禅师去为他女儿的婚礼诵经,并请他在婚礼中讲几句吉祥话,令婚姻顺利。志公禅师到了那儿,一见新郎和新娘,便说: 古古怪,怪怪古,孙孙娶祖母; 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 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 古古怪,怪怪古,孙孙娶祖母:意思是这种情形从来没有过,这是一件很不寻常、奇怪的事,孙子竟然娶祖母!在世界上,人人互为夫妻,互为父子,互为母女。如果你不知道过去生中的因缘,就不了解为什么你过去的祖父,今生来和你结婚?或者你的祖母,又托生作为你的女儿?这一切都是不一定的。 这个「孙子娶祖母」,就是在祖母死之前,她告诉家人:「我的儿子已娶,有他自己的儿女;而我的女儿亦嫁,我已不再担忧他们了。但是我的小孙子,将来谁来照顾他?他将来的太太会对他好吗?我实在不得不担忧他。」 就这样,这个祖母用一只手拉着她孙子的手说:「你这么样子啊,我才挂着你;我死了,眼睛也不闭。」眼不闭,也还是死了,她就这么不闭眼地死了。到阎罗王那儿,还要求要照顾她孙子:「这是我的孙子,我看没有人照顾他。啊!我最挂着他。」阎罗王说:「好了,那你就回去照顾他啦!」于是即刻又让她来托生;长大了之后,就给她孙子做太太。所以这叫「孙孙娶祖母」,这个祖母放不下孙子,回来就给孙子做太太;你说这是古古怪、怪怪古?或不是古古怪、怪怪古呢? 志公禅师为什么知道?他有五眼六通,一看这新媳妇,原来就是新郎的祖母,就因为有这么一念放不下,所以又回来给孙子做太太。 志公禅师又向人群里看,有一个小女孩子拿着一块肉在吃。他又说了,女食母之肉。这个女孩吃的这一块肉,原来就是她的母亲转生做羊,现在这只羊被杀了,她拿这羊肉来吃。 又向鼓乐棚看,奏音乐的鼓乐手在那儿打鼓。他又说,子打父皮鼓。这一个鼓乐手打的鼓,正是他父亲做了驴,驴皮被剥起来,做的一面鼓。 又往炕上看一看,啊!猪羊炕上坐。这些是他们以前所吃的猪羊,现在都转生做人,和他们做亲戚、做朋友,所以都来在这个家的客厅里边坐着。 六亲锅里煮。你看他自己父党之亲、母党之亲、兄党之亲、弟党之亲,所有的亲戚朋友,因为以前吃猪肉、羊肉,现在都变成猪羊,又被他们杀了,放在锅里来煮。 众人来贺喜。大家来到这里,看他娶新媳妇了,都说:「恭喜你啊!」这个来恭喜,那个也来恭喜。这样子,我看真是苦。我看这种的情形,就是造业;造业,就是苦的意思。 由志公禅师来看破了这家庭的因果。这一个家庭是这样,那么其馀的家庭,又怎么知道不是这样呢?所以修道人要小心,在种因上不小心,结果上就要认帐了。 那么人为什么做人?我们做人,就是来还债的。还什么债?还轮回的债、还世间的因果债。你还这个债,就能了这个债;你不还这个债,债就不能了。也就好像什么呢?好像我们欠人的钱,就还人的钱;不还,债就不能了了。人在世间上,也就这样的。 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有个家庭养了一只驴,就天天用它来拉磨。磨坊的主人嫌驴走得慢,在磨坊里,天天拿着一把竹扫把打它,赶着这驴拉磨,叫它来为他做工。那么这一生完了,来生这只驴就转生做一个男人,打驴的人就转做一个女人,两人就结婚了。 结婚,你说怎样呢?这个男人一天到晚就打这个女人,无论拿起什么东西就打,或者吃饭的筷子拿起也打;一天到晚连打带骂,她做什么都不对。啊!打来打去,这一天这个女人遇到志公禅师来了,就说:「唉!我的丈夫不知道为什么天天都打我?您老修行是得五眼六通的,请看看我们这是什么因果,为什么他天天这么打我呢?」 志公禅师说:「喔!你们两个什么因果啊?你前生是个男人,在磨坊里头,用一只驴为你磨麵粉,你天天打这只驴。现在这只驴就转生做男人了;你啊,就是打驴那个人,现在做女人。你们两个结婚了,所以他天天打你,就因为你以前天天用扫把打这只驴。一只扫把是由几百条竹子做的,你现在要想解这个冤结,我教你一个方法。你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就留一支用马尾织的拂尘,那个叫蝇甩子。他看没有其它东西可打的,就会拿拂尘打你;打完了,你就告诉他说,前生你是个赶驴拉磨的人,他前生就是那只驴,因为天天被你打,所以现在他也天天打你。那么他用马尾子织的拂尘打你,这个一下子就有几百条,所以他打你一顿,今天就把以往的债都还了。你对他说明白以后,他就不会打你了。」 她果然就把所有的物件都藏起了。她的男人回来,不由分说,就要打她;各处找东西都找不到,只找出一支马尾子,噼头盖脸就打。以前他打,这个女人就跑;这一次打,她就坐在那儿挨打,等他打够了,就问:「喂!我以前打你,你就跑;今天我打你,你怎么不跑?」 她说:「你不知道你打我是有前因后果的。今天宝志禅师来,我请教他,为什么你天天这么打我呢?他告诉我说,你前生是只驴,因为我叫你拉磨,天天打你;所以今生你投生做一个男人,我变成一个女人,两个人结婚,因此你天天要来打我。他教我把拂尘放在这儿,等着你来打我,叫我不要躲避;那么你今天打完了,我们俩的债就没有了,以后再不会打架。」这个男人一想:「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我现在不可以再打了,我今天若打她多了,来生她又要打我。」从此之后,两夫妇不再打架了。 由这一点看来,人世间谁和谁有缘,谁和谁没有缘,谁和谁是夫妇、父子、兄弟,这都在往昔有一种因果,所以今生才做这种眷属。我们若明白因果,就应该要改变因果,往好的做,不要往错的做。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是什么场合,生小孩、亲友死亡、结婚、丧礼等,都要请志公禅师去念经。有一次,一位富人请志公禅师去为他女儿的婚礼诵经,并请他在婚礼中讲几句吉祥话,令婚姻顺利。志公禅师到了那儿,一见新郎和新娘,便说:古古怪,怪怪古,孙孙娶祖母;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古古怪,怪怪古,孙孙娶祖母:意思是这种情形从来没有过,这是一件很不寻常、奇怪的事,孙子竟然娶祖母!在世界上,人人互为夫妻,互为父子,互为母女。如果你不知道过去生中的因缘,就不了解为什么你过去的祖父,今生来和你结婚?或者你的祖母,又托生作为你的女儿?这一切都是不一定的。这个「孙子娶祖母」,就是在祖母死之前,她告诉家人:「我的儿子已娶,有他自己的儿女;而我的女儿亦嫁,我已不再担忧他们了。但是我的小孙子,将来谁来照顾他?他将来的太太会对他好吗?我实在不得不担忧他。」就这样,这个祖母用一只手拉着她孙子的手说:「你这么样子啊,我才挂着你;我死了,眼睛也不闭。」眼不闭,也还是死了,她就这么不闭眼地死了。到阎罗王那儿,还要求要照顾她孙子:「这是我的孙子,我看没有人照顾他。啊!我最挂着他。」阎罗王说:「好了,那你就回去照顾他啦!」于是即刻又让她来托生;长大了之后,就给她孙子做太太。所以这叫「孙孙娶祖母」,这个祖母放不下孙子,回来就给孙子做太太;你说这是古古怪、怪怪古?或不是古古怪、怪怪古呢?志公禅师为什么知道?他有五眼六通,一看这新媳妇,原来就是新郎的祖母,就因为有这么一念放不下,所以又回来给孙子做太太。志公禅师又向人群里看,有一个小女孩子拿着一块肉在吃。他又说了,女食母之肉。这个女孩吃的这一块肉,原来就是她的母亲转生做羊,现在这只羊被杀了,她拿这羊肉来吃。又向鼓乐棚看,奏音乐的鼓乐手在那儿打鼓。他又说,子打父皮鼓。这一个鼓乐手打的鼓,正是他父亲做了驴,驴皮被剥起来,做的一面鼓。又往炕上看一看,啊!猪羊炕上坐。这些是他们以前所吃的猪羊,现在都转生做人,和他们做亲戚、做朋友,所以都来在这个家的客厅里边坐着。六亲锅里煮。你看他自己父党之亲、母党之亲、兄党之亲、弟党之亲,所有的亲戚朋友,因为以前吃猪肉、羊肉,现在都变成猪羊,又被他们杀了,放在锅里来煮。众人来贺喜。大家来到这里,看他娶新媳妇了,都说:「恭喜你啊!」这个来恭喜,那个也来恭喜。这样子,我看真是苦。我看这种的情形,就是造业;造业,就是苦的意思。由志公禅师来看破了这家庭的因果。这一个家庭是这样,那么其馀的家庭,又怎么知道不是这样呢?所以修道人要小心,在种因上不小心,结果上就要认帐了。那么人为什么做人?我们做人,就是来还债的。还什么债?还轮回的债、还世间的因果债。你还这个债,就能了这个债;你不还这个债,债就不能了。也就好像什么呢?好像我们欠人的钱,就还人的钱;不还,债就不能了了。人在世间上,也就这样的。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有个家庭养了一只驴,就天天用它来拉磨。磨坊的主人嫌驴走得慢,在磨坊里,天天拿着一把竹扫把打它,赶着这驴拉磨,叫它来为他做工。那么这一生完了,来生这只驴就转生做一个男人,打驴的人就转做一个女人,两人就结婚了。结婚,你说怎样呢?这个男人一天到晚就打这个女人,无论拿起什么东西就打,或者吃饭的筷子拿起也打;一天到晚连打带骂,她做什么都不对。啊!打来打去,这一天这个女人遇到志公禅师来了,就说:「唉!我的丈夫不知道为什么天天都打我?您老修行是得五眼六通的,请看看我们这是什么因果,为什么他天天这么打我呢?」志公禅师说:「喔!你们两个什么因果啊?你前生是个男人,在磨坊里头,用一只驴为你磨麵粉,你天天打这只驴。现在这只驴就转生做男人了;你啊,就是打驴那个人,现在做女人。你们两个结婚了,所以他天天打你,就因为你以前天天用扫把打这只驴。一只扫把是由几百条竹子做的,你现在要想解这个冤结,我教你一个方法。你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就留一支用马尾织的拂尘,那个叫蝇甩子。他看没有其它东西可打的,就会拿拂尘打你;打完了,你就告诉他说,前生你是个赶驴拉磨的人,他前生就是那只驴,因为天天被你打,所以现在他也天天打你。那么他用马尾子织的拂尘打你,这个一下子就有几百条,所以他打你一顿,今天就把以往的债都还了。你对他说明白以后,他就不会打你了。」她果然就把所有的物件都藏起了。她的男人回来,不由分说,就要打她;各处找东西都找不到,只找出一支马尾子,噼头盖脸就打。以前他打,这个女人就跑;这一次打,她就坐在那儿挨打,等他打够了,就问:「喂!我以前打你,你就跑;今天我打你,你怎么不跑?」她说:「你不知道你打我是有前因后果的。今天宝志禅师来,我请教他,为什么你天天这么打我呢?他告诉我说,你前生是只驴,因为我叫你拉磨,天天打你;所以今生你投生做一个男人,我变成一个女人,两个人结婚,因此你天天要来打我。他教我把拂尘放在这儿,等着你来打我,叫我不要躲避;那么你今天打完了,我们俩的债就没有了,以后再不会打架。」这个男人一想:「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我现在不可以再打了,我今天若打她多了,来生她又要打我。」从此之后,两夫妇不再打架了。由这一点看来,人世间谁和谁有缘,谁和谁没有缘,谁和谁是夫妇、父子、兄弟,这都在往昔有一种因果,所以今生才做这种眷属。我们若明白因果,就应该要改变因果,往好的做,不要往错的做。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经的声音特别好听,他就下马来请教佛陀,并且向佛陀顶礼。” 波斯匿王向佛陀说:“假如您能够请那位诵经的师父出来,让我们相会面,我愿意布施十万文钱。” 佛陀回答:“您应当先布施十万文钱,然后才可以请那位诵经的师父出来和您相见。否则,等您看到那位师父以后,您就一定不会出钱了。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这么说,他只好先布施了十万文钱供养僧宝。可是当他看到那位师父的相貌以后,他心里觉得很后悔,没有想到声音清脆宏亮的那位师父,居然是一位个子长得这么矮小,而且面貌很不好看的人。 他问佛陀这是什么缘故,佛陀说:“从前有一位名叫迦叶佛的圣人,当他圆寂以后,国王为这位圣人盖了一座很大的塔。”国王命令四位大臣监工,可是其中有一位大臣很懒散。国王就责备他。 那位大臣很气愤地说:这座塔太大了,何时才能完工呢?”可是等到完工后,他看到塔尖很庄严,就布施了一个宝铃在塔上。 因为他的懒散和随便发怨言,所以五百世中,身材都很矮小。又因为他挂了一个宝铃在塔上,所以五百世中,声音都非常宏亮而且悦耳。 由此可知,我们要明哲保身,则不可随便批评别人或某件善事,也不要唠唠叨叨常发怨言,以免自食恶果。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造了不同的善恶业,就会各受不同的果报和苦乐。例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嘴巴难看,这是因为他前生虽然布施修福,可是常犯口过或常说肮脏的话。 我们不但不可以说粗鲁和损人的话语,甚至连憎恨的念头也不可有,因为心里一有了憎恨和怨气,就会起烦恼,而使得身心不自在,并且影响到人际关系。 所以古人说:没有憎恨的清净心,才是完美和永恒的。 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中无嗔是净土,无染无著是真常。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经的声音特别好听,他就下马来请教佛陀,并且向佛陀顶礼。”波斯匿王向佛陀说:“假如您能够请那位诵经的师父出来,让我们相会面,我愿意布施十万文钱。”佛陀回答:“您应当先布施十万文钱,然后才可以请那位诵经的师父出来和您相见。否则,等您看到那位师父以后,您就一定不会出钱了。波斯匿王听了佛陀这么说,他只好先布施了十万文钱供养僧宝。可是当他看到那位师父的相貌以后,他心里觉得很后悔,没有想到声音清脆宏亮的那位师父,居然是一位个子长得这么矮小,而且面貌很不好看的人。他问佛陀这是什么缘故,佛陀说:“从前有一位名叫迦叶佛的圣人,当他圆寂以后,国王为这位圣人盖了一座很大的塔。”国王命令四位大臣监工,可是其中有一位大臣很懒散。国王就责备他。那位大臣很气愤地说:这座塔太大了,何时才能完工呢?”可是等到完工后,他看到塔尖很庄严,就布施了一个宝铃在塔上。因为他的懒散和随便发怨言,所以五百世中,身材都很矮小。又因为他挂了一个宝铃在塔上,所以五百世中,声音都非常宏亮而且悦耳。由此可知,我们要明哲保身,则不可随便批评别人或某件善事,也不要唠唠叨叨常发怨言,以免自食恶果。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造了不同的善恶业,就会各受不同的果报和苦乐。例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嘴巴难看,这是因为他前生虽然布施修福,可是常犯口过或常说肮脏的话。我们不但不可以说粗鲁和损人的话语,甚至连憎恨的念头也不可有,因为心里一有了憎恨和怨气,就会起烦恼,而使得身心不自在,并且影响到人际关系。所以古人说:没有憎恨的清净心,才是完美和永恒的。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心中无嗔是净土,无染无著是真常。
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病太久,不能清扫房间,所以他住的房间非常污秽。当他最初有病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来探病照应,但久而久之,就没有人肯发心前来慰问。 佛陀知道以后,有一天到病比丘的房间探问:“你生病了,有人来招呼你吗?” “佛陀!当初有很多人来看我,后来病久了,就没有人来探望。” “你的病,现在怎么样了?”佛陀问。 “佛陀!老病不易好了。”比丘流着泪说。 佛陀听后,亲手抚着比丘的身躯,忽然间,比丘的病立即痊愈了,真是不可思议的佛力! “佛陀!感谢您!我的病好了,被人遗弃的我,佛陀为什么对我这样的慈悲?”比丘问。 “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你帮助过我,我也应该帮助你。 ”佛陀说话时,金容散发出慈悲的光芒。 “佛陀!我没有帮过您的忙。” “你曾经帮助过我,你没有证果,不知道往昔因中的事。” “请佛陀慈悲开示。” “往昔有一位恶王,为了搜集财宝,不择手段。那时国王的部下有一名叫伍百的将军,他很慈悲,当时有一个僧侣触犯了国王,有一位叫伍百将军的不惜身命保奏,那僧侣才幸免灾殃。当时的伍百是你,僧侣是我。”佛陀说着前世的因缘。 “哦!原来是这样。”细耳倾听的比丘非常欢喜,大慈悲的佛陀解除他的寂莫和重病,使他重获人情的温暖,康健的快乐。 佛陀说:“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可见佛陀很重视看病。看病不只为求福,也是修行,所以佛弟子应当发心做众生的良医和护士。 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病太久,不能清扫房间,所以他住的房间非常污秽。当他最初有病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来探病照应,但久而久之,就没有人肯发心前来慰问。佛陀知道以后,有一天到病比丘的房间探问:“你生病了,有人来招呼你吗?”“佛陀!当初有很多人来看我,后来病久了,就没有人来探望。”“你的病,现在怎么样了?”佛陀问。“佛陀!老病不易好了。”比丘流着泪说。佛陀听后,亲手抚着比丘的身躯,忽然间,比丘的病立即痊愈了,真是不可思议的佛力!“佛陀!感谢您!我的病好了,被人遗弃的我,佛陀为什么对我这样的慈悲?”比丘问。“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你帮助过我,我也应该帮助你。”佛陀说话时,金容散发出慈悲的光芒。“佛陀!我没有帮过您的忙。”“你曾经帮助过我,你没有证果,不知道往昔因中的事。”“请佛陀慈悲开示。”“往昔有一位恶王,为了搜集财宝,不择手段。那时国王的部下有一名叫伍百的将军,他很慈悲,当时有一个僧侣触犯了国王,有一位叫伍百将军的不惜身命保奏,那僧侣才幸免灾殃。当时的伍百是你,僧侣是我。”佛陀说着前世的因缘。“哦!原来是这样。”细耳倾听的比丘非常欢喜,大慈悲的佛陀解除他的寂莫和重病,使他重获人情的温暖,康健的快乐。佛陀说:“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可见佛陀很重视看病。看病不只为求福,也是修行,所以佛弟子应当发心做众生的良医和护士。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他看邻居儿子走路的样子,像偷斧子的;脸上的表情,像偷斧子的,言谈话语,像偷斧子的;所有的动作态度,无一不是像偷斧子的。 不久,这个人在山上掘土,找到了那把斧子。 第二天,他又看见邻居的儿子,看他的动作态度,一点儿也不像偷斧子的了。 【省思】我执是在生死轮回中系缚我们凡夫的根本烦恼,它导致我们对世间事物的看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难以做到真正的客观。因此,在破掉我执之前,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是真正可靠。正如《佛说四十二章》中所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他看邻居儿子走路的样子,像偷斧子的;脸上的表情,像偷斧子的,言谈话语,像偷斧子的;所有的动作态度,无一不是像偷斧子的。不久,这个人在山上掘土,找到了那把斧子。第二天,他又看见邻居的儿子,看他的动作态度,一点儿也不像偷斧子的了。【省思】我执是在生死轮回中系缚我们凡夫的根本烦恼,它导致我们对世间事物的看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难以做到真正的客观。因此,在破掉我执之前,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是真正可靠。正如《佛说四十二章》中所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观机逗教,给予启发。譬如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水边树下打坐参禅,精进自励,然而十二年来不但未能开悟证道,心中甚至充满了贪瞋痴等烦恼,妄想纷驰,因此,自己也常为此而苦恼不堪。 一天夜晚,这位弟子又在树下打坐,佛陀愍念他殷诚精进的向道之心,有心帮助他,便来到树下与他一同禅坐。时至半夜,天上月明如昼,这时有一只乌龟爬行到树下,正好有一只水狗不耐饥饿,出来觅食,看到乌龟,便想吃它,乌龟赶紧把头尾及四肢都缩进龟壳里,水狗因此莫可奈何,乌龟终于得以保全性命。 看了这一幕,佛陀转身对身旁的弟子说:“这只乌龟因为懂得藉龟壳来保命,所以水狗无法伤害它。 但是世间上的人反而不如这只乌龟,他们不知道无常正像水狗一样,随时环伺在侧,却恣情放纵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在外追逐五欲六尘,使得外魔能够得便,侵害生命,常在五趣六道里轮回不已,这都是不能摄心守意所招致的祸患啊!” 佛陀接着又说了一首偈语: 藏六如龟,防意如城, 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经过了佛陀的这一番启发后,这一位弟子终于如梦初醒,豁然开通,从此更加精进向道,每日悠游法海,享受法乐。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观机逗教,给予启发。譬如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水边树下打坐参禅,精进自励,然而十二年来不但未能开悟证道,心中甚至充满了贪瞋痴等烦恼,妄想纷驰,因此,自己也常为此而苦恼不堪。一天夜晚,这位弟子又在树下打坐,佛陀愍念他殷诚精进的向道之心,有心帮助他,便来到树下与他一同禅坐。时至半夜,天上月明如昼,这时有一只乌龟爬行到树下,正好有一只水狗不耐饥饿,出来觅食,看到乌龟,便想吃它,乌龟赶紧把头尾及四肢都缩进龟壳里,水狗因此莫可奈何,乌龟终于得以保全性命。看了这一幕,佛陀转身对身旁的弟子说:“这只乌龟因为懂得藉龟壳来保命,所以水狗无法伤害它。但是世间上的人反而不如这只乌龟,他们不知道无常正像水狗一样,随时环伺在侧,却恣情放纵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在外追逐五欲六尘,使得外魔能够得便,侵害生命,常在五趣六道里轮回不已,这都是不能摄心守意所招致的祸患啊!”佛陀接着又说了一首偈语: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经过了佛陀的这一番启发后,这一位弟子终于如梦初醒,豁然开通,从此更加精进向道,每日悠游法海,享受法乐。
1.倘若人们能改吃素食,美国所使用的石油数量,将会降低60%。【注:这些石油的用途举例:动物饲料的生产和运输、动物的饲养屠宰、肉类的储藏运输零售、病患的医院救助、相关医药的研发生产运输等等。】 2.每年有十八亿饲养的哺乳动物,死于人类的口腹之欲下,连带包括二百二十五亿的鸟、鸡和其他家禽,以及数兆条的鱼。单单在美国,每周就有一亿两千万只农场动物,被杀来作为人类的食物。 3.制造一磅的肉得消耗掉十六磅的玉米、小麦或其他谷类。我们应该知道,每一个吃素的人都在帮忙储存自然资源,并且为地球的未来贡献一份心力。吃素的人解放了那些被用来饲养可怜动物的土地。(查理.莎特博士,麻州心理学家) 4.想像一个有四十五至五十人在里面的房间,这些人的面前摆著空碗,只要你吃一客牛排的费用,就可以在每个人的空碗里装满煮熟的米食。 5.在你居住、工作、吃饭以及与朋友和亲戚们享受人生的这个行星上,每二秒钟就有一个可怜的孩子因饥饿而死。你知道这件事吗?现在你知道了,该怎么做呢? 6.美国政府每年花在补贴牛肉和小牛肉上的经费为一百亿美元;用来生产饲养家畜用的美国农地,占了全部农地的64%;用来生产水果和蔬菜的美国农地,占了2%;生产一磅肉,需要二千五百加仑的水;生产一磅小麦,需要二十五加仑的水。 7.美国生产的玉米当中,有20%是由人类吃掉,80%由家畜吃掉。 8.由于放养牲畜,美国西部大约10%的贫瘠上地已经变成了沙漠。 9.只要降低美国肉类生产量的10%,就能拥有可喂饱六千万人的谷物。 10.虽然目前美国人的牛肉食用量比1970年时降低了13%,但牛肉依然是全美的主要肉品,平均每人每年大约要消耗六十四磅(约三十公斤)的牛肉。以美国二亿五千万人口计算,每年全美平均要消耗一百六十亿磅的牛肉,等于屠宰至少一千六百万头牛,甚至超过澳洲一千五百万的总人口数! 11.让动物活著,然后不停的施打镇定剂、荷尔蒙、抗生素,以及二千七百种其他的药物,好让他们长得又肥又壮。这整个过程甚至在他们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死亡以后。虽然你在吃肉的时候,这些药物仍会出现其中,但是法律并没有要求将那些药物列在肉品的包装上。(盖瑞与史蒂芬.怒尔《你体内的毒药》) 12.一只被捕获的‘食用动物’的一生,就是由不自然的人工繁殖、恶意的人工去势与注射荷尔蒙刺激,以及为了增肥的目标而摄取异常的饮食所构成;最后,它们在极度不适之中,走向自己最终的死亡。 13.栅栏、电击与摇尾乞怜,不幸的恐惧与害怕,这一切仍是大多数被饲养、运送与屠杀的‘现代’动物们所受到的一般情形。为了能接受这一切,以及能残酷地面对动物们生命中的最后几秒钟,那只有扭曲‘人道’这个字了。(北美素食者协会) 14.人类解剖学与生理学构造,均与肉食性动物不同。人类的胃酸强度仅及肉食性动物的十分之一,而且人类肠管长度是身高的六倍,至于肉食性动物的肠管长度,只有体长的二倍而已,因此腐败的肉能迅速的排出体外。 15.根据一群美国医生的研究报告显示:每年因肉食而造成的美国医疗费用,相当于每年因吸菸致病的医疗费用,估计大约在五百亿美元左右。 16.美国一份医学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每年大约要花一亿四千万到一亿七十一百万美元的额外支出,作为吃肉的医疗代价。 17.若每天进食牛肉、猪肉和羊肉的人,他们产生结肠癌的机会比在一个月内不曾吃肉的人高出三倍。 18.每天食用四十七公克的大豆蛋白质,可在一个月内平均降低9.3%的胆固醇浓度,而对那些每十分之一公升血液中含有超过三百毫克胆固醇的高胆固醇患者,其浓度最高可以下降20%。 19.在美国,牛肉业造成的死亡人数比本世纪战争、自然疾病和车祸造成的死亡人数全部加起来的数目还多。 20.我们都知道农药和杀虫剂具有很强的毒性且不易分解。生物学家调查发现,越是居于食物链上层,这些药剂的残留量浓度越高,而且高得惊人。试想,一头牛从小到大要吃多少饲料,饲料里的药剂都留在它的身上(还有许多的荷尔蒙、抗生素),这种肉你敢大口咬下去吗? 21.一位肉食者要求得温饱,需要花上可让二十位素食者饱餐一顿的土地。 22.肉食对人体的影响是:加速成熟和衰老。如爱斯基摩人及游牧民族以肉和脂肪为主食,不但早熟,也早死。爱斯基摩人平均寿命只有二十七岁半。 23.每天吃一个蛋,会让血液中胆固醇值上升12%。 24.养一头牛所需的用水量,可供一艘驱逐舰浮起。 25.六十五岁以上的肉食女性,平均每年以33%的比率流失骨质;素食者则为18%。 26.肉食女性的母乳,遭食物中杀虫剂污染的情形是素食母亲的三十五倍。 27.动物死前的挣扎会促使体内产生有毒的内分泌,这些毒素对食用者有害。 28.地下水已经被硝酸盐污染得很严重,这是排泄物和化学肥料所造成的,在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会引起癌症和红血球过多的病,而且对儿童很不好。在矿泉水中也发现硝酸盐,表示硝酸盐已深入到很深的地层,而我们现在所饮用的矿泉水则是一百年前的。 29.美国曾有调查统计指出:人的绦虫病因为牛肉而得来的比率,居然高达90%。 30.美国患有血癌(潜伏期长,而且有传染性)的牛和鸡愈来愈多,而它们的下一代得血癌死亡的也愈来愈多。 31.澳洲新南威尔斯教育局保健委员会发现:肉食、加工食品及甜点会使儿童愚笨、肥胖、情绪不稳定、精神异常和充满暴力,因此,严令禁止在校园内贩卖这些点心和食物。 32.德国的MaxPlanCk学术中心营养生理部自一九六七年以来得到肯定的结论:植物性蛋白质一致比动物性蛋白质品质好。至于食肉所得的快感,事实上是肝在紧急状况下,设法排出过剩的蛋白质所产生的错觉;另一个因素是肉含有新陈代谢的毒素Xantin,其性质非常接近咖啡和烟内所含的生物碱(具刺激性)。 33.鲜少运动、食用大量牛排的富商巨贾,罹患肾结石的比率最高,而且男子患肾结石的比率比女子高二至四倍。(寇欧博士芝加哥大学医学教授) 34.我们吃了稍有腐坏的肉、鱼,就有剧烈的腹痛及腹泻,这几乎是人人都经验过的。当然腐坏了的东西是谁也不肯吃的,但是你要知道,动物从死去的那一刻开始,早已开始逐渐的腐坏了! 35.实验室用肉汁培养微生物效果较好,这是因为肉类是腐败菌最爱居住的场所。 36.产肉最多的国家之中,尤以纽西兰人的癌症与心脏病等病症的死亡率居全球之冠;因为纽西兰盛产肥羊,羊肉太便宜了。 37.日本人爱吃生鱼片、活虾与烤肉,因此,心脏病与胃肠癌的比率也成为亚洲之冠。 38.人为了吃肉而多用了十二倍的水量,使得水力发电的供水不足,被迫另外寻求其他更昂贵、更复杂、更污染的发电方法,大大地提高了社会成本。 39.根据联合国资料,中国大陆的心脏病与癌症患病率不断急剧上升,其中最贫穷的农村人民以患喉癌者多,因为他们没有鲜肉吃,天天只吃腌肉、碱菜;而有较多肉吃的地区,患肠癌者多,因为他们舍不得抛弃用猪油、鸭油、鸡油,这些动物油在高温煎炸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引起肠癌。【注:联想到肯德鸡、麦当劳等高温煎炸的食品。】 40.由于吃肉而不吃素,白白浪费了90%的蛋白质、96%的热量,以及全部的纤维质和碳水化合物。 41.根据调查显示,80%的猪肉内有旋毛虫。 42.美国的某些山涧里,鱼癌流行,尤其是鳄鱼,其染病率有的高达90%。 43.二只麋鹿要吃二百四十六公斤的植物后才能增重二十七公斤,而狼在吃了二十七公斤的麋鹿后,却只能增加零点五公斤。 44.使人长胖二点五公斤,素食者只要用掉三十二公斤的植物即可,而肉食者却要吃掉一百三十五公斤的肉和一千七百三十六公斤的植物。所以如果一个肉食者变成一位素食者,他所节省下来的食物就可以让数十名的人从饥饿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45.我们想提醒你的是,从动物身上感染疾病的危险。所有养来宰杀的可怜动物们,其居住的生存环境并不怎么健全。它们受尽折磨,共同生活在肮脏、过于拥挤、充满细菌病毒的有限环境之中。 46.动物被屠宰而死亡后,尸体中的细胞即刻停止工作,肉中的蛋白质就会凝结而分泌出自我分解的酵素,使肌肉腐烂、产生毒性,称为‘尸毒’。然后这些毒素必须在人类先天就不适应消化肉类的肠壁中缓缓前进,大概需要五天才会到达排泄器官而放出体外;但是,如果是素食食物,只需一天半的时间。 47.科学调查,肉类中的杀虫剂量比蔬菜、水果、青草中所含的毒量高出十三倍。 48.动物与人类的痛苦与死亡方式,可说是极为类似的。假如你必须在吃掉自己的猪之前,先亲手杀掉它,相信你很有可能下不了手。听到猪只的尖叫、看见鲜血喷洒而出、小猪被带离母亲的身边,以及目睹动物双眸中的恐惧,均会让你的胃翻搅不已。因此,你才需要罐头工厂的人来帮你进行宰杀的工作。 49.从我们牙齿的平整、嘴巴的大小、舌头的柔软,以及拥有的体液太过温和,因此无法消化肉类等等的事实,就可知大自然否决了我们吃肉的行为。 50.如果你主张自己的身体原本就是为了肉食而设计的,那么你就亲自去扑杀想吃的动物吧! 1.倘若人们能改吃素食,美国所使用的石油数量,将会降低60%。【注:这些石油的用途举例:动物饲料的生产和运输、动物的饲养屠宰、肉类的储藏运输零售、病患的医院救助、相关医药的研发生产运输等等。】2.每年有十八亿饲养的哺乳动物,死于人类的口腹之欲下,连带包括二百二十五亿的鸟、鸡和其他家禽,以及数兆条的鱼。单单在美国,每周就有一亿两千万只农场动物,被杀来作为人类的食物。3.制造一磅的肉得消耗掉十六磅的玉米、小麦或其他谷类。我们应该知道,每一个吃素的人都在帮忙储存自然资源,并且为地球的未来贡献一份心力。吃素的人解放了那些被用来饲养可怜动物的土地。(查理.莎特博士,麻州心理学家)4.想像一个有四十五至五十人在里面的房间,这些人的面前摆著空碗,只要你吃一客牛排的费用,就可以在每个人的空碗里装满煮熟的米食。5.在你居住、工作、吃饭以及与朋友和亲戚们享受人生的这个行星上,每二秒钟就有一个可怜的孩子因饥饿而死。你知道这件事吗?现在你知道了,该怎么做呢?6.美国政府每年花在补贴牛肉和小牛肉上的经费为一百亿美元;用来生产饲养家畜用的美国农地,占了全部农地的64%;用来生产水果和蔬菜的美国农地,占了2%;生产一磅肉,需要二千五百加仑的水;生产一磅小麦,需要二十五加仑的水。7.美国生产的玉米当中,有20%是由人类吃掉,80%由家畜吃掉。8.由于放养牲畜,美国西部大约10%的贫瘠上地已经变成了沙漠。9.只要降低美国肉类生产量的10%,就能拥有可喂饱六千万人的谷物。10.虽然目前美国人的牛肉食用量比1970年时降低了13%,但牛肉依然是全美的主要肉品,平均每人每年大约要消耗六十四磅(约三十公斤)的牛肉。以美国二亿五千万人口计算,每年全美平均要消耗一百六十亿磅的牛肉,等于屠宰至少一千六百万头牛,甚至超过澳洲一千五百万的总人口数!11.让动物活著,然后不停的施打镇定剂、荷尔蒙、抗生素,以及二千七百种其他的药物,好让他们长得又肥又壮。这整个过程甚至在他们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死亡以后。虽然你在吃肉的时候,这些药物仍会出现其中,但是法律并没有要求将那些药物列在肉品的包装上。(盖瑞与史蒂芬.怒尔《你体内的毒药》)12.一只被捕获的‘食用动物’的一生,就是由不自然的人工繁殖、恶意的人工去势与注射荷尔蒙刺激,以及为了增肥的目标而摄取异常的饮食所构成;最后,它们在极度不适之中,走向自己最终的死亡。13.栅栏、电击与摇尾乞怜,不幸的恐惧与害怕,这一切仍是大多数被饲养、运送与屠杀的‘现代’动物们所受到的一般情形。为了能接受这一切,以及能残酷地面对动物们生命中的最后几秒钟,那只有扭曲‘人道’这个字了。(北美素食者协会)14.人类解剖学与生理学构造,均与肉食性动物不同。人类的胃酸强度仅及肉食性动物的十分之一,而且人类肠管长度是身高的六倍,至于肉食性动物的肠管长度,只有体长的二倍而已,因此腐败的肉能迅速的排出体外。15.根据一群美国医生的研究报告显示:每年因肉食而造成的美国医疗费用,相当于每年因吸菸致病的医疗费用,估计大约在五百亿美元左右。16.美国一份医学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每年大约要花一亿四千万到一亿七十一百万美元的额外支出,作为吃肉的医疗代价。17.若每天进食牛肉、猪肉和羊肉的人,他们产生结肠癌的机会比在一个月内不曾吃肉的人高出三倍。18.每天食用四十七公克的大豆蛋白质,可在一个月内平均降低9.3%的胆固醇浓度,而对那些每十分之一公升血液中含有超过三百毫克胆固醇的高胆固醇患者,其浓度最高可以下降20%。19.在美国,牛肉业造成的死亡人数比本世纪战争、自然疾病和车祸造成的死亡人数全部加起来的数目还多。20.我们都知道农药和杀虫剂具有很强的毒性且不易分解。生物学家调查发现,越是居于食物链上层,这些药剂的残留量浓度越高,而且高得惊人。试想,一头牛从小到大要吃多少饲料,饲料里的药剂都留在它的身上(还有许多的荷尔蒙、抗生素),这种肉你敢大口咬下去吗?21.一位肉食者要求得温饱,需要花上可让二十位素食者饱餐一顿的土地。22.肉食对人体的影响是:加速成熟和衰老。如爱斯基摩人及游牧民族以肉和脂肪为主食,不但早熟,也早死。爱斯基摩人平均寿命只有二十七岁半。23.每天吃一个蛋,会让血液中胆固醇值上升12%。24.养一头牛所需的用水量,可供一艘驱逐舰浮起。25.六十五岁以上的肉食女性,平均每年以33%的比率流失骨质;素食者则为18%。26.肉食女性的母乳,遭食物中杀虫剂污染的情形是素食母亲的三十五倍。27.动物死前的挣扎会促使体内产生有毒的内分泌,这些毒素对食用者有害。28.地下水已经被硝酸盐污染得很严重,这是排泄物和化学肥料所造成的,在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会引起癌症和红血球过多的病,而且对儿童很不好。在矿泉水中也发现硝酸盐,表示硝酸盐已深入到很深的地层,而我们现在所饮用的矿泉水则是一百年前的。29.美国曾有调查统计指出:人的绦虫病因为牛肉而得来的比率,居然高达90%。30.美国患有血癌(潜伏期长,而且有传染性)的牛和鸡愈来愈多,而它们的下一代得血癌死亡的也愈来愈多。31.澳洲新南威尔斯教育局保健委员会发现:肉食、加工食品及甜点会使儿童愚笨、肥胖、情绪不稳定、精神异常和充满暴力,因此,严令禁止在校园内贩卖这些点心和食物。32.德国的MaxPlanCk学术中心营养生理部自一九六七年以来得到肯定的结论:植物性蛋白质一致比动物性蛋白质品质好。至于食肉所得的快感,事实上是肝在紧急状况下,设法排出过剩的蛋白质所产生的错觉;另一个因素是肉含有新陈代谢的毒素Xantin,其性质非常接近咖啡和烟内所含的生物碱(具刺激性)。33.鲜少运动、食用大量牛排的富商巨贾,罹患肾结石的比率最高,而且男子患肾结石的比率比女子高二至四倍。(寇欧博士芝加哥大学医学教授)34.我们吃了稍有腐坏的肉、鱼,就有剧烈的腹痛及腹泻,这几乎是人人都经验过的。当然腐坏了的东西是谁也不肯吃的,但是你要知道,动物从死去的那一刻开始,早已开始逐渐的腐坏了!35.实验室用肉汁培养微生物效果较好,这是因为肉类是腐败菌最爱居住的场所。36.产肉最多的国家之中,尤以纽西兰人的癌症与心脏病等病症的死亡率居全球之冠;因为纽西兰盛产肥羊,羊肉太便宜了。37.日本人爱吃生鱼片、活虾与烤肉,因此,心脏病与胃肠癌的比率也成为亚洲之冠。38.人为了吃肉而多用了十二倍的水量,使得水力发电的供水不足,被迫另外寻求其他更昂贵、更复杂、更污染的发电方法,大大地提高了社会成本。39.根据联合国资料,中国大陆的心脏病与癌症患病率不断急剧上升,其中最贫穷的农村人民以患喉癌者多,因为他们没有鲜肉吃,天天只吃腌肉、碱菜;而有较多肉吃的地区,患肠癌者多,因为他们舍不得抛弃用猪油、鸭油、鸡油,这些动物油在高温煎炸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引起肠癌。【注:联想到肯德鸡、麦当劳等高温煎炸的食品。】40.由于吃肉而不吃素,白白浪费了90%的蛋白质、96%的热量,以及全部的纤维质和碳水化合物。41.根据调查显示,80%的猪肉内有旋毛虫。42.美国的某些山涧里,鱼癌流行,尤其是鳄鱼,其染病率有的高达90%。43.二只麋鹿要吃二百四十六公斤的植物后才能增重二十七公斤,而狼在吃了二十七公斤的麋鹿后,却只能增加零点五公斤。44.使人长胖二点五公斤,素食者只要用掉三十二公斤的植物即可,而肉食者却要吃掉一百三十五公斤的肉和一千七百三十六公斤的植物。所以如果一个肉食者变成一位素食者,他所节省下来的食物就可以让数十名的人从饥饿的困境中解脱出来。45.我们想提醒你的是,从动物身上感染疾病的危险。所有养来宰杀的可怜动物们,其居住的生存环境并不怎么健全。它们受尽折磨,共同生活在肮脏、过于拥挤、充满细菌病毒的有限环境之中。46.动物被屠宰而死亡后,尸体中的细胞即刻停止工作,肉中的蛋白质就会凝结而分泌出自我分解的酵素,使肌肉腐烂、产生毒性,称为‘尸毒’。然后这些毒素必须在人类先天就不适应消化肉类的肠壁中缓缓前进,大概需要五天才会到达排泄器官而放出体外;但是,如果是素食食物,只需一天半的时间。47.科学调查,肉类中的杀虫剂量比蔬菜、水果、青草中所含的毒量高出十三倍。48.动物与人类的痛苦与死亡方式,可说是极为类似的。假如你必须在吃掉自己的猪之前,先亲手杀掉它,相信你很有可能下不了手。听到猪只的尖叫、看见鲜血喷洒而出、小猪被带离母亲的身边,以及目睹动物双眸中的恐惧,均会让你的胃翻搅不已。因此,你才需要罐头工厂的人来帮你进行宰杀的工作。49.从我们牙齿的平整、嘴巴的大小、舌头的柔软,以及拥有的体液太过温和,因此无法消化肉类等等的事实,就可知大自然否决了我们吃肉的行为。50.如果你主张自己的身体原本就是为了肉食而设计的,那么你就亲自去扑杀想吃的动物吧!
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子,由于他们不信仰佛教,不欢喜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令长者忧心忡忡。 有一天,须达长者语重心长地对七个儿子说:“孩子们!你们今生必须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广结善缘,才能培植福德因缘。” 七个儿子异口同声地说:“爸爸!你要我们皈依三宝是不可能的,至于受持五戒,那更是不用说了!” “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须达长者爱子心切,只好先以利诱引他们,“如果你们愿意皈依三宝,奉持五戒,我就赏赐你们黄金千两。” 七个儿子终于答应了,长者依约赐给七个儿子千两黄金,并一同前往精舍拜见佛陀,请示佛陀:“佛陀!我的七个儿子一向不信佛法,也没有欢喜心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当时我只好赐给他们黄金千两,让他们能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佛陀!像这样子,我的七个儿子来生能获得福善等功德吗?” 佛陀告诉长者:“太好了!太好了!你常饶益众生,让众生获得安稳,广积福德,你的七个儿子将由此功德而具足诸善功德。 佛陀为增长长者的信心,又为长者说:“北方有一个国家名石室国,土地辽阔,人民丰衣足食,国中有一处宝藏,内藏无数百千金银、珍宝、砗磲、玛瑙、真珠、琥珀、水晶、琉璃以及各种妙宝,随人民所需,随意拿取,经过七年七月七日,宝物仍然没有减少。你的七个儿子由于诸善功德而获得的果报,即使是此宝藏的七千两黄金的百倍、千倍、无数倍,都不及你七个儿子所获的功德多。” 须达长者听了佛陀的开示,法喜充满,请佛陀接受他的供养。于是,佛陀慈悲地到长者家中,接受长者的供养,并且为长者的七个儿子说法。长者的七个儿子闻法后,烦恼尽除,得法眼净,对佛法生起信心,不再犹豫、畏惧,并且真心皈依三宝,受持五戒。 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子,由于他们不信仰佛教,不欢喜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令长者忧心忡忡。有一天,须达长者语重心长地对七个儿子说:“孩子们!你们今生必须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广结善缘,才能培植福德因缘。”七个儿子异口同声地说:“爸爸!你要我们皈依三宝是不可能的,至于受持五戒,那更是不用说了!”“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须达长者爱子心切,只好先以利诱引他们,“如果你们愿意皈依三宝,奉持五戒,我就赏赐你们黄金千两。”七个儿子终于答应了,长者依约赐给七个儿子千两黄金,并一同前往精舍拜见佛陀,请示佛陀:“佛陀!我的七个儿子一向不信佛法,也没有欢喜心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当时我只好赐给他们黄金千两,让他们能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佛陀!像这样子,我的七个儿子来生能获得福善等功德吗?”佛陀告诉长者:“太好了!太好了!你常饶益众生,让众生获得安稳,广积福德,你的七个儿子将由此功德而具足诸善功德。佛陀为增长长者的信心,又为长者说:“北方有一个国家名石室国,土地辽阔,人民丰衣足食,国中有一处宝藏,内藏无数百千金银、珍宝、砗磲、玛瑙、真珠、琥珀、水晶、琉璃以及各种妙宝,随人民所需,随意拿取,经过七年七月七日,宝物仍然没有减少。你的七个儿子由于诸善功德而获得的果报,即使是此宝藏的七千两黄金的百倍、千倍、无数倍,都不及你七个儿子所获的功德多。”须达长者听了佛陀的开示,法喜充满,请佛陀接受他的供养。于是,佛陀慈悲地到长者家中,接受长者的供养,并且为长者的七个儿子说法。长者的七个儿子闻法后,烦恼尽除,得法眼净,对佛法生起信心,不再犹豫、畏惧,并且真心皈依三宝,受持五戒。